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与希望

(2022-03-19 09:49:42)
标签:

阅读札记

分类: 散文

                         〔札记〕李建学

 313日下午,在博客上看到一组参观美术展的图片。手机随拍,十分一般。不一般的是拍摄了黄永玉的画,顺手择一触景生情者转发家人。

 我随图片留言:著名画家黄永玉的版画。看到此情景,想起1988年这个季节,每天早起在八中门口路灯下背英语的自己。

 再次留言:那时候啥也没有。心中有爱,眼里有希望。

爱与希望
    3口之家小群里,媳妇很快回复过来,都是开导和鼓励的话。这一年多,她以为我因为腿疾而意志消沉。14个人的老家大群中,只有二弟媳妇回复了。一是表示理解;二是问我膝关节病的治疗情况。半年来,都由她和小妹帮我在北医三院开药。

 微信小水花,早已淹没于绵延不绝后浪中。

 夜读长篇《挪威的森林》,读到直子自杀前渡边给她写的信;再次想起发那个微信的初衷,颇有些“弦断有谁听”的悲哀。

 我的意思无非两层。一是给娃娃们看,苦读包括自我奋斗的经历值得骄傲;有句新话说“世界是90后的也是00后的更多的是努力后的”,且深以为然。二是感叹活着的无奈,当年从元龙乡村进入天水市八中复读再考的九个月,挤的是人生独木桥;却满怀希望,又时常被青春的爱意温暖。

 我的第二个留言更直白,反过来一目了然。

 村上春树思想灵异,小说语言精美流畅;如此匪夷所思的成长故事,很容易产生共鸣。甲壳虫乐队的《挪威的森林》,到底是一支怎样的乐曲?与小说人物接二连三的自杀,有何内在联系?

爱与希望
    活在世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该是一道日常应用题。有时简单为一个眼神,更多时候堪比登天。

 生命的走向,难觅标准答案。

 渡边通过亲友的死亡得出人生真谛:“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死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

 国人自嘲:好死不如赖活着。虽然是句“没志气”的话,却是很多人的生存理由。

 至于爱和希望,遥远得如同逝去的年华。

                              

2022319日晨于西安•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本绝版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