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李建学
翻阅辛德勇的随笔集《正史与小说》,有些意犹未尽。
那天从北医三院取核检报告出来,距退房去北京西站返程的时间还有将近两小时。搜寻最近可以买书的去处,在一座科技大厦楼下找到彼岸书店。来早了,人家没开门。只好顺便骑车去探路,摸清需要坐地铁的牡丹园站。

回来急匆匆选书,最先吸引我的是《正史与小说》。一是因为薄,读起来没负担;二是书名,跟小说有关;三是牌子——三联版。
关于《正史与小说》,有段推介文字说得很好。
“如何理解传世文献与新见史料在认识相关史事上的作用,如何在《史记》与《赵正书》的迥异记载中找寻真实的秦始皇、发现真实的大秦帝国,《正史与小说》一书可以为你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也可以提供作者在具体问题上的真知灼见。”
回家放在床头,每天睡前翻阅,间或眉批注记,想读出新的发现。
读《正史与小说》,明白了《赵正书》是怎么回事。《赵正书》是一部西汉时期的“小说”,不同于后来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更不是纪实性的史学著作;内容更接近于“寓言”,却对大秦帝国的历史疑案有另类描述。
读《正史与小说》,头一回得知秦二世与赵高、李斯等人并没有假造圣旨“诈立”而夺取皇权,也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南巡等大事件有了新认识,对秦始皇本名“政”还是“正”的论述印象深刻,包括对“小说”、“谥号”和“隐官”等名词的来龙去脉及作用意义有了新的理解;特别是对中学历史课本中的“嬴政自称始皇帝”和史学研究成果“秦统一全国、秦王政称始皇帝”这样的说法,有了明确的概念。

读完了,有点不美气。
一是我的曲解,这本小册子并没有怎么讲小说。当然,对小说的起源从史学的角度有所言及,目的还是秦始皇。
二是所选的8篇文章,大多为讲稿,也有序言之类。主要内容都围绕《赵正书》和秦始皇,讲出土文物包括民间传说——“小说”之类对史学研究的影响;好几篇都在谈论类似的话题,多有重复。特别是重复的图片和多处空白的页码,有凑数之嫌。
三是作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在重学术推精品的同时,有些言过其实;能看到的核心内容不多,52元太贵了。

当然,本人没有历史学素养,也无力深入探究有关秦始皇的学术问题,应该没有读出这本书的价值。
2021年9月29日晨于西安•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