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李建学
1998年1月,在庆阳老县城写过一个36000余字的小中篇——《南庄经验》。
小说以庆阳县(现在的庆阳市庆城县)南庄乡为环境背景,讲述乡村改革发展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团县委书记出身锐意进取的乡镇干部,他依托区域内石油企业推进乡镇经济发展,大搞脱贫致富,很快升到县长甚至省政府副秘书长。小说写了油田与地方的共建,写了企地矛盾,写了偷盗石油物资与护油护矿冲突甚至发生的伤害事件,也写了石油企业援建的化工厂成为地方的烂尾工程等。写乡村,写油田,写官场;重点通过青年干部的成长,描写时代发展的一个截面。

有些遗憾,这篇小说没能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差不多10年后,利用油田出版员工文学艺术创作丛书的机会,选入个人作品集《守诚家的》出版。

南庄是庆阳一个纯农业乡镇——黄土高原深处的贫瘠之地,在写这篇小说的几年前,乡里还有一些偏僻人家没有通上电。因为有亲戚,去过四五趟,两次在窑洞院子里喝过民风朴实的喜酒。
那些年在研究院做共青团工作,经常跟当地团干部打交道;不仅带领青年突击队参加过油田的抗洪抢险,且陪同团省委书记在一线生产单位做过调研。熟悉的青年工作,亲情的乡村生活,青春的文学激情,都是我最初的写作源泉。小说的主人公叫罗元龙,元龙是我的老家——天水市麦积区元龙乡镇的地名。
小说通过罗元龙在南庄乡改革发展的经验描写,表达我对工作生活的理解。至今翻开来,还是激情燃烧的记忆。

现在,长庆油田在南庄乡建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页岩油开发示范工程——亚洲陆上最大水平井平台华H100。在一个井场部署5部钻机,经过近9个多月的努力,打出31口石油开发水平井,预计年产原油15至18万吨。

央视等媒体纷纷报道:华H100平台全部油井投产后,与常规井相比产油能力增加超过10倍,占地面积降6成以上,将成为国内页岩油单平台“井数最多、控制储量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陆上采油“航母”。
华H100平台首次创立了黄土塬工厂作业新模式,攻克了储层钻遇率低、超大井丛防碰绕障碍难度高、多断裂带防漏治漏井况复杂等多项“卡脖子”技术,创造了最大偏移距1266米、最短钻井周期7.75天等30多项最优指标,是“大平台建设、工厂化作业”开发模式、大型油服公司总包建设模式的最新实践,取得了亚洲水平井平台最大、单井平均水平段最长、累计水平井段最长、有效控制储量最大、缝控动用储量最大5项历史性突破,对我国页岩油绿色规模效益开发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听到喜讯,看到长庆艺术团在南庄沟壑纵横的黄土塬井场上为庆祝大会表演节目,知道为此平台组织技术支撑的研究院科研团队,想起曾经的《南庄经验》,颇为感慨。

小说通过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试图揭示生活的真实。石油开发靠的是资金和技术,目的是地层深处的真金白银。

南庄本无经验。粗糙的小说,一个年轻的梦,而已。
在南庄,华H100平台更具经验意义。
2021年7月2日晨于西安•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