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黎的短篇小说《旧情》(《小说月报》2021年第六期头条),不仅仅讲述了一个“旧情”复燃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女主角齐元元的母亲卧病在床,化疗期间一再提示女儿再找大学的恋人杜佳晋谈谈,希望他们重归于好。作为单亲家长的母亲曾在暗处观察过与女儿恋爱中的杜佳晋,认为他是一个靠得住的男孩子。岂不知当初就是因为杜母嫌儿子找对象找了单亲家庭,且男孩子开始也只是随波逐流的恋爱。
齐元元不愿吃回头草,却对杜佳晋说不上太多的爱与恨,只有记忆和遗憾。病床上,母亲发自内心却轻描淡写的说:“你看我,现在还有你,这样陪着我,照顾我,你将来也要老的,你老了,怎么办?”

这样的话,不仅仅是说给对恋爱甚至婚姻心灰意冷的女儿,也说给自恃拥有婚恋新观念的年轻人。
在对恋爱和婚姻有些无所谓的女儿面前,母亲语重心长:“人一辈子,生下来不能选,死不能选,当中自己能够决定的最大的事情其实就是这件事。你要这样浪费,要年轻干什么?”
如此对话,很有意思。

在医院和单位来回奔波的元元颇为纠结,没想到分手五年的杜佳晋会来看望母亲。他在元元的微博上得知病情,其实也在关注着元元的生活。元元请他扮演一回男朋友,哄母亲高兴。
母亲当然十分高兴。自知生日无多的她对已经“选择”了元元的杜佳晋说:“日子长了,难免吵吵架,她和你发脾气,女孩子最多就是嘴巴上凶,其实心里是软的,你要让让她。她没有父母,只有你了。”
这是一个婚姻失败身且患绝症母亲的临终嘱托,也是最朴素的人生经验,还有自私的爱。
小说的结尾当然是旧情复燃。杜佳晋意料之外的提出结婚,他想让元元的母亲看到女儿的幸福。
万把字的小说,三五个人物,作者在简单的情节里蕴藏了复杂的力量。那些世俗的描写和日常的语言营造的氛围,数次使人有落泪的感觉。
读《旧情》,对时下年轻人过分曲解恋爱与婚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我更喜欢的是作者对生活的宽容。对待离异,对待失恋,对待绝症甚至死亡,作者始终持有一颗包容之心。在人生的各种际遇面前,作者的理念波澜不惊。小说没有刻骨铭心的爱,也没有生离死别的疼;所描写的人物,都是普通人,都不失善良。就连元元那位再婚的父亲,也写得充满人情。

写小说,没有奇异的故事不吸引人,没有矛盾冲突难以深刻。没有爱,没有对生活的充分理解特别是宽容,就不会感人。
大多数人活在平常之中。这种于平常的生活里写出不平常的小说,才是好东西。
读潘向黎,总能读出欣喜。
2021年6月13日晨于西安•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