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金刚的长篇小说《幸福无形》
〔札记〕李建学
读高金刚的长篇小说《幸福无形》,在熟悉的环境和语境里反思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
石油作家高金刚已经出版了6部文学作品,有诗歌、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其间的《幸福有味儿》和《幸福去哪儿了》,几年前相继出版,加上这本《幸福无形》,是不是可以称为“幸福三部曲”呢?
20万字的小说,分十三个章节,文本直抵“献了青春献子孙”的石油人工作生活;两组熟悉的人物形象,在抗争与坚守里,在矛盾与纠结中,支撑着头顶一片蓝天。早年有一首流行歌曲《幸福在哪里》,好像是殷秀梅唱的。歌词有两句印象深刻:“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里。”读《幸福无形》,认真体验这种叫做幸福的人生况味,才发现我们的价值观有些跑偏。
现在的社会,太多的聪明人都把升官发财当作幸福的目标以至奋不顾身。成也败也,能拥有幸福者只有自己明白。
《幸福无形》以大漠油田“廉政风暴”后出现的困境为切入点,以其下属采油厂的安全生产事故和贪污腐败案件为线索,通过新任掌门人杨明轩一手抓清理整顿一手抓改革发展的过程描写,突出了以苗文哲为代表的石油人忍辱负重形象,鞭挞了刘春华和关明伟之类的道貌岸然,肯定了石油企业绝大多数职工的昂扬正气,从工作生活的深处,对幸福二字做了艺术诠释。
《幸福无形》思想明确,主旋律,高唱正气歌。小说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矛盾纠葛,以暗流涌动的斗争方式,完成了思想的准确表达。最终正义战胜邪恶,真善美得到弘扬。《幸福无形》是传统稳健型结构,通篇在主题思想的引领下,以采油一厂的安全生产事故和采油八厂的项目经费超支问题为暗线,通过严肃查处和敷衍包庇之间的矛盾冲突,以环环相扣的情节故事为链条,渐渐逼近冰山一角,突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艰难这一明线。随着矛盾对立的升级,让读者最终看到揭开的真相,通过正义与邪恶在温情脉脉掩盖之下的殊死搏斗,完美结局。
《幸福无形》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丰富多彩的情节描写,十分吸引人,都是近些年的焦点事件。说到《幸福无形》所呈现的精彩故事,不禁为作者捏一把汗。这样的敏感事件,也敢写啊?都是石油人,都在石油企业工作生活,近十年来石油系统的廉政风暴,吹翻了多少庞然大物。作为石油企业的在职管理人员,能够深入思考并用心描写一系列贪腐事件,能够揭露以当权者刘春华为首的一伙贪腐分子丑恶嘴脸,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以这样的一组事件演绎故事来突出主人公杨明轩的担当,也体现了作者的担当和文学精神。
读《幸福无形》,首先吸引了我的就是这些熟悉的故事,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可以说,作者对油田的生产特别是安全环保和外协工作十分熟悉,小说中的正面人物苗文哲,几乎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对于小说,我更看重细节描写。高金刚的《幸福无形》在情节表达中,突出了一系列能抓住读者的细节。比如油田的安全生产流程,比如改革特别是用人存在的现实问题,还有腐败分子藏钱的恐惧和纠结等,包括高档的宴请菜谱和生活中的简单菜单,都能体现作者在细节描写方面的扎实工夫。很多人都知道《红楼梦》中有关吃饭的情景,那些名菜,几百年后还能在高档餐厅看见。《幸福无形》中有关吃饭的细节描写,还有几样配菜,长见识之外,给人诸多的思考。
至于小说的人物和语言,《幸福无形》也可圈可点。主要人物生动鲜活,正面人物杨明轩、苗文哲等,反面人物刘春华、关明伟和宁永瑞等,都有个性。特别是苗文哲,写得有血有肉,有担当有作为也有私心和虚荣,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语言亲切之外,具有作者一贯的地域特色。高金刚是陕北子长人,长期工作生活在黄土高原的石油生产一线,其语言具有行业亲和力,也有地域特色,其间的娓娓道来不失幽默风趣,其间画面感很强的对话能抓住读者。还有语言的内敛表达,有时候显得小心翼翼,比如男女之事描写,内敛到有些平实,似乎意犹未尽。
可以说,长篇小说《幸福无形》是一部比较成功的作品。通过壮阔的生活画卷,揭示了陕北石油人的生存状态。可以说,幸福与人的生活如影相随,幸福无处不在。幸福看似无形其实有形,比如我们的家庭生活、具体工作和事业追求;反过来,幸福看似有形其实无形,谁都知道幸福仅仅是一种感觉,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知不一样。那么,怎么样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呢?小说不是教科书,没法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所谓“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键就看读者如何理解。
当然,《幸福无形》作为一部描写改革和反腐的小说,如果能把正反两方面的矛盾再突出几分,也许会更好一些。比如再写几个情节,让反面人物刘春华给油田的清理整顿多设置一点障碍,多玩弄一点阴谋,让他倒在岗位上,比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决策把他调离以后再查处,更能突出矛盾和丰满人物。
2021年1月7日晨于西安•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