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午台

(2020-06-22 08:22:54)
标签:

秦岭

嘉午台

游记

分类: 散文

                              〔札记〕李建学

 嘉午台位于西安东南40多公里秦岭大峪与小峪之间的浅山之中,素有小华山之誉。

 嘉午台由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组成,最高点“岱顶”海拔1870米。

 昨天上山的白道峪,是一条潺潺流水的小山谷。从空中俯瞰,能看到一条白石头的路。沿层层石阶夹杂着蜿蜒小路爬上东边的山梁,农家乐所在的平台东侧能看到大峪水库,西侧的山谷里有通向小峪的路。

 佛道文化在嘉午台均有留存,据说唐贞观年间就有了传承。沿途诸多庙宇,石头房子居多,都比较小。顺山势拔高,一路走过新近打造的天梯,十几米尽头的门,就是一处精巧的石头寺庙。著名的“朝天梯”,则开凿在50米高的崖壁上;石阶两侧的铁索链,铸造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

 穿过书写着传说故事的破山石,鹰嘴崖需要放开想象。最热的险要处,就是龙背。龙背也叫“龙脊”,为一条更像驴脊背的巨石山岭;也就三四十米长,两侧都是悬崖峭壁。走过龙背,一路上升,龙头在胆战心惊的最高处。坐在龙嘴的巨石上,隔万丈深渊,对面绝壁掩映在翠绿深处;山腰石台上四五人在茶禅论道,不知岱顶在何方?

 龙头西面的雪瓦山,顶上两块巨石十分诱人。一块有三四人影晃动,另一块长棵小松树,似一枝朝天的毛笔。

 从龙头返回来,都想体验雪瓦山的奇险,就把岱顶忽略了。龙头与龙背间灌木丛中的分路口,有一条两三公里的U型穿越路线,通往雪瓦山。路不长,好几处走在绝壁上。虽然有铁链和树木可攀附,双腿难免打颤。到了这一步,才有点理解了“小华山”的含义。等到爬上山顶巨石,根本不敢站起来。

 在雪瓦山高处,回望龙背和龙头所在的山岭,一条巨龙隐藏在秦岭山中;尾巴拖在关中平原,龙头指向秦岭深处。

 登嘉午台,最令人心旷神怡的是坐在高处,北望生机勃勃的关中平原。夏粮丰收了,秋作物郁郁葱葱,大小水库和池塘犹如明镜,各种公路和铁道线交织其间,市镇的楼群点缀着乡村的翠绿,就是户县农民画中的图景。

2020621日于西安家中•书房。

嘉午台白道峪看到的“八月瓣”,说是八月成熟了,就会掉下来,好吃。我感觉像老家的“山瓜”。

嘉午台爬上嘉午台中间的山梁,关中平原在山下一望无际。

嘉午台这块巨石前的小屋,就是庙宇,出门有一条新修的“天梯”。巨石背后,U型路线一侧的石壁上,就是明万历年打造了铁链的天梯。

嘉午台小房子是一个类似于门楼的建筑,一层是通道,二层有山神居住。在这里俯瞰关中平原,远处的天际迷迷茫茫。

嘉午台同伴手机拍摄了我站在悬崖边凝视的镜头,最爱看的,还是山下的人间烟火。

嘉午台“天梯”,藏在灌木丛中,另一种向上的考验。两边的铁链,已经走过400年风雨。

嘉午台破山石,有好几种传说,比如“劈山救母”的沉香等。这里的庙宇比较大,有修行者。

嘉午台老鹰寻食,酷似鹰嘴的石崖。

嘉午台每到一处平台,必然面对山下的城市和乡村,欣赏户县农民画中的意境。

嘉午台通向龙背和龙头的山路,也架设于绝壁一侧。

嘉午台龙背西侧的小平台,是所谓的网红景点。有喜欢玩惊险的年轻人,在万丈深渊之上拍摄特写。模特赤脚,还要将腿伸出去,看着都头晕。

嘉午台从龙背看龙头,所谓的龙脊背,比常见的驴脊背都窄逼。

嘉午台龙头对面,绝壁半山腰的平台上,有人茶禅论道。那座山,是不是岱顶?或者是通向岱顶的地方。

嘉午台龙背向南,目测龙头,另一侧雪瓦山顶的两块巨石隐隐约约。

嘉午台坐在雪瓦山顶的石头上,欣赏嘉午台的“龙”。远处的关中平原无边无际,幸福的日子就在脚下。

嘉午台从雪瓦上拉近龙头,有些虎势。一直没有弄明白,走岱顶要不要通过中间的山峰?几十米对面,都是绝壁。

嘉午台返程的龙背安静下来,一侧的大峪水库静静的加在山间。

嘉午台以龙头为背景,欣赏繁茂的松塔,绿得十分养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