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不息  冲锋不止

(2012-03-02 07:01:30)
标签:

于庆阳

珍宝岛事件

生命不息

文化

分类: 散文

              〔随笔〕李建学

晚饭后浏览博客的时候,看到署名为璞石W的博文《珍宝岛自卫反击战43周年纪念日》,前面一张似曾相识的老邮票,吸引了我的阅读。

邮票下面的说明:“这是我收藏的 1970111日邮电部发行了一枚火药味十足的邮票――编号7《严惩入侵之敌》,邮票图案是两名解放军战士分别手持突击步枪和反坦克火箭炮在雪地中卧倒准备伏击敌人,构图思维便来自珍宝岛反击战”。

正文的第一句话:“明天201232日,是珍宝岛事件爆发43周年纪念日”。接着,作者简单介绍了珍宝岛事件。最让我感兴趣的是粘贴了一张十分熟悉的水彩画照片。作者在照片下面说明:“这是在70年代发行的一本连环画《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英雄》的封面”。

我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叫《生命不息、冲锋不止》。上网搜索这八个字的词句,很快就找到了需要的答案。

三十多年前,我在天水县元龙公社李家沟小学读一年级。二十几个流着鼻涕的同学跟四年级的十几个大一些的学生挤在三间瓦房里,他们的《语文》课文有一篇就是《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插图是素描,就是这副画。有几天早晨,老师带领四年级学生读课文,我们也跟着听。课文记不全,就记住了“生命不息、冲锋不止”这八个字。

过了一年或者两年吧,大舅在元龙的天水县五中念初中,有时候会到家里来吃中饭,曾经送给我一个白纸红行的作业本,封皮就是这幅画,彩色,画面很动人。

那时候,姨妈家的墙上贴着一幅相同内容的年画,下面的名称是“生命不息、冲锋不止”。在许多地方,都见过这幅画。

以后,这幅画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只要看到或者想起“生命不息、冲锋不止”这句词语,脑子里马上就是这副画,思绪就会飞到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去。

成年之后,酷爱文史,慢慢知道了当年中苏边界冲突的一些史实,但没有深究当年那篇课文的内容。今天在网上搜索,知道这八个字歌颂的英雄人物叫于庆阳。

课文的内容大体上是这么一篇人物通讯:

生命不息,冲锋不止———记战斗英雄于庆阳

196932凌晨,于庆阳所在的边防部队巡逻分队在中苏边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执行巡逻任务,发现苏联军队再次进犯珍宝岛。巡逻分队遂向苏军提出严正警告,苏军置之不理。当再度警告时,突遭苏军射击,于庆阳身边的几名战友,在枪声中倒下了,于庆阳被激怒了,他端起冲锋枪朝敌人冲了过去。苏联入侵者乱作一团,几名士兵跟在一名军官的后面向回逃窜。于庆阳紧追两步,跳到一道土坎的后面,猛扣扳机,打出一串点射,五个敌人在枪声中倒下了。于庆阳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又向前面爬了几步,他看到小树林的后面有一挺机枪正在向这边射击,战士们被机枪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过了一会儿,敌人的机枪停了,于庆阳抬头一看,敌人的机枪手正在更换弹夹,他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纵身跃起,哒哒…… 一梭子子弹打了出去,敌人的机枪手身子朝前一歪,栽倒在雪地上。于庆阳两眼紧盯着那挺机枪,应该把它缴获过来,它是苏联边防部队入侵中国的罪证。于庆阳朝机枪冲了过去,就在这时,从他的侧面飞来一串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他一头扑倒在雪地上。

于庆阳,于庆阳……”卫生员边喊边跑了过来,他把于庆阳拉到一边,查看他的伤口,发现子弹从右边太阳穴进去,从后脑穿了出来,脑浆和血水不断地往外淌。

卫生员立刻把他抱在怀里,拿出绷带为他包扎起来,于庆阳的嘴唇颤动了一下,卫生员知道他是想说什么,急忙将耳朵贴到他的嘴边,他听到于庆阳微弱而刚强的声音:………………”

卫生员用手摸了一下他的脉搏,几乎已经没有跳动的感觉了。他伸手拿过于庆阳的冲锋枪,只见上面沾满了英雄的鲜血。

哒哒……哒哒……”前面不远的小树林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枪声,于庆阳被这枪声震醒了。他用力睁开了眼睛,推开卫生员的手,一把抓住冲锋枪, 地一下站了起来……如一尊巍然屹立的铁塔,周围的战士都惊呆了。只见他用右手,地一下撕掉了头上的绷带,端起冲锋枪向敌人冲去:一步,两步,三步……他向前一连冲了六步,手中的冲锋枪吼叫着,子弹朝敌人飞去……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当他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冲锋的姿势........

也许,四年级学生的课文远没有这么复杂,但基本内容就这些。

浏览毕这些图文资料,心情颇为激动。时光流逝,珍宝岛事件已经过去了四十三年。假如于庆阳还活着,也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当年跟我在一个教室里读或者听过这篇课文的人,那些年受这幅画教育和影响过的人,也都人到中年或者老年了,不知道他们看到这幅画,能不能想起过去的事情。

去年以来,我给自己开了一个系列记忆专题,叫人生的第一次,主要是回忆第一次知道某件事或某个词的情景。那么,第一次知道“生命不息、冲锋不止”这个词句,就是因为一篇课文,因为一幅画,因为一个重大的边界冲突事件。

好一阵子,一个人独自沉默,想事件本身的意义,想那些流血牺牲的战士的意义,想自己儿时的记忆;想祖国和人民,想高贵和卑贱,想生命的价值;也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想生命与冲锋的关系,想吃饱了不得消化必须加大运动量的时尚,想从停车场走到办公楼比开车从家里出来距离远的纠结,没有答案。

不想了,想也没用。

就一点,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201231夜于西安。

                 

 生命不息 <wbr> <wbr>冲锋不止

     这就是璞石W博文中的邮票图案。

 

生命不息 <wbr> <wbr>冲锋不止

这是璞石W博文中的画片。作者说:“这是在70年代发行的一本连环画《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十英雄》的封面”

 

生命不息 <wbr> <wbr>冲锋不止

       这是我从网上找到的年画照片《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