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将凤凰男不能回农村老家过年的原因归结于城市女,其实不是这样,凤凰男也不愿意回家过年,虽然他思念父母心切,但是面临重重的困难与矛盾,他还是退却了。
凤凰男本来是愿意回农村老家过年的,面对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乡,有谁会没有感情呢?但是有时候他们还是选择了逃避。原因很多,主要只有两点。
首要的原因是在寒冷中度过。农村的室内温度能超过10度就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情了,很多家庭仅仅是几度而已,在城市的室内温度大多在20度以上,二者相差十几度。在农村,春节前的几天是非常忙碌的,尤其是在小年这一天,凤凰男和城市女回到家,总不能袖手旁观,是必须要下手干活的。如果穿着厚厚的棉服干活,势必不得劲,如果脱去棉服,又怕冻感冒了。我清楚地记得嫂子第一次来我家过年时的情景:裹着一个军大衣坐在火炕上,用褥子盖上腿,一直就不敢下来。这时候凤凰男们真的很为难,两头难做人,如果不让媳妇干活,老妈肯定生气,觉得媳妇太娇气没素质;如果干活儿的话,媳妇又吃不消。
在寒冷的环境下,还有谁会顾忌花容月貌美丽动人啊,只要暖和就行。晚上睡觉的时候,根本不敢脱掉保暖内衣啥的,还要盖上两床被子。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冷,最不能忍受的冷是初一早上5点就要起床,如果仅仅是煮饺子吃饭,那还能接受。可是老人们一辈子都迷信惯了,家家户户都是按照旧风俗过年,是一定要迎神的。反正什么天神地母土地财神关老门神路神孔子灶王等等等等都要供奉的,就连家里的拖拉机土车水管茅厕摩托车都要供奉。每个神位前都要点上红蜡烛,都要上贡,都要烧香,都要烧纸,十几个神位一个都不能少。这些琐碎的活儿单纯两个老人忙活是忙不过来的,必须要家里的所有人一起上。于是在凤凰男和城市女瑟缩发抖中,艰难地熬过这些琐碎的细节。本来煮饺子的时候,城市女以为一煮出来就能趁热吃,但是老人们还是先让家里的“神”先吃,在各种神位前已经摆满了各种贡品比如桔子苹果之类,但是这些还不够,大年初一的素馅饺子是一定得先供奉各路神仙的。婆婆们拿出十几个小碗,每个小碗装三个饺子,要毕恭毕敬地供奉给各路神仙。我的老妈从小就教我:上贡的时候一定要心里念念有词,比如财神爷保佑我今年发财啦,请你吃饺子。还要双手捧着高高地举三次,然后放到神位前。城市女们那里受得了这种折磨,不帮忙,让婆婆看不过眼;帮的话,心里又老大的不高兴。看在老公的面子上,违心地将一碗碗的饺子摆到神位前。
家里的各种活动,再怎么冷,好歹也是在屋里或者院子里进行。拜年就不同了,必须出门,而且是在早上快7点的时候。那时候天还没怎么大亮,空气几乎凝固,这时候城市女就要跟着凤凰男的老公一家家去拜年了。这时候就不要指望美丽动人了,一定要穿的臃肿的不能再臃肿才行。农村的漏风陋习多,要挨家挨户向本家或者街坊邻居的长辈磕头,村子大了,有时候东南西北都要转上一遭,回到家早就累得想趴下。好歹凤凰男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可怜那城市女,穿着高跟鞋,无奈地跟着老公在寒冷中东来西往,还要违心地磕头,怒气肯定会在以后的某个时段一股脑地洒在老公身上。在农村,每家每户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很多,总要选择几家去探望,花钱多少自不必说,那种让人退步的冷和琐碎的吃饭聊天真的让人受不了。这就是凤凰男不愿意回家过年的另一个原因。
凤凰男一般都结婚晚,孩子来的也晚,而且就一个。农村的男女都结婚早,而且孩子不止一个,这就涉及到压岁钱的问题了。自己好歹是在城市生活,为了面子,别人给自己孩子50元,自己是一定要给对方家的孩子每人100元的,假如对方家庭是两个孩子,你就是只给人家每人50元,还是只赔不赚。你说过后凤凰男在城市女面前受气不受气?
我生在北方,这是我的一点感受,仅供大家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