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iuer90
我开始学着写点什么,是在一个才华横溢的网友woaiyc鼓励支持下开始的,仅仅开始两周,就一发不可收拾,为了表示感谢,把他对我写过的很惭愧的短文所做简评整理如下:
(1)对《偷钱》的点评。 呵呵,看到您在原创社区发表的第一篇处女作倍感欣慰。文笔流畅,自然真切,不禁让人想起自己的童年的岁月!
记忆里的童年虽有些苦涩却又难忘,抑或是生活在农村的缘故吧,加上兄弟姊妹多,日子过得较为清苦,每次看到人家吃好吃的,眼晴直勾勾地盯着人家,眼巴巴看着人家吃得那样香,心里那个难受啊!哈哈,现在回想起来很好笑!
偷钱——一个特殊年代发生在特定的人群里的特别的故事,呵呵,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解解馋而已。诚如作者所言,每个人曾经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欲望……
(2)对《偷心》的点评。
读罢jiuer90的《偷心》,心中不免泛起一丝淡淡的哀伤。
呵呵,楼主总是有些过谦哦!http://www.woaiyc.cn/bbs/images/smilies/default/biggrin.gif 文章不错,真情的流露,内心的表白,每次看到你的作品都能触及我的内心深处!
爱过才知情重,醉过方知酒浓。
回眸往事,不妨轻轻拥抱一下回忆里的温暖,脉脉凝视凋谢里的温柔。
我想:当爱成为彼此的伤害时,那要干干净净地离开。
因为爱过,所以不会成敌人;因为伤过,所以不会做朋友。
人生的路上,铺满了爱的花蕾;花儿虽多,却没有重复的一朵,但总有那么一朵会属于你的,或许这是上天早已注定的。
曾经的往事让它成为记忆里最美好的怀念吧,再多的爱也只变成了一种关怀。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的人,不能和自己最爱的人在一起。
因为很多时候,爱是很脆弱的。
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
(3)对《偷情》的点评。
偷情的概念本身就是暧昧的,情字倒也罢了,含义广泛且值得回味,关键是偷字——偷钱、偷物至少是实质性的,偷心往往也是周俞打黄盖的事,可把情偷到手却涉及到道德、伦理与两人或多人的思想上,正因为思想是无形的,非概念化的东西,所以也是更难以理解的。
过去,偷情似乎是不上台面,是为他人所不齿的下流事件,现在看来,你偷了别人的人期骗了一个人的感情反倒可以拿来晒晒,成了一种无形的炫耀资本!这似乎更有点难以理解。
人类是群居物种,情感的轨迹就像一只圆规,无论半径多大,画出何种圆弧,其聚焦点仍然是一点,这一点就是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和那微不足道的私心作遂。而感情的结果呢?
无论谁偷了谁,谁丢了心失了情,转了几个角的债,最终的赔本最多的往往都是始作俑者。由此看来,还是做真实的自我,管好自己的心,守住一份真实的情,也许会少一点心灵的疲惫,生活也能更真实些吧。
(4)对《你是家长吗?请不要让孩子补课》的点评。
对学生补课现象我持反对意见。
现在的孩子学习是非常的紧张,课程多,学业多,压力也很大,好不容易有个时间休息调整一下,可家长们还要忙着给报各类学习补课班。 孩子们平时上课本来就挺累的,我们做家长的应该考虑一下孩子们的想法与感受,征求他们的意见,不能盲目参加各类补课大军中。
现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家长们为了“充分”地利用了假期这段时光,不断给孩子们报各类学习班,什么奥数班,还有什么文体等等,把小朋友们累得个半死,真的是有点过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假期这么长,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其中的一些时间学习一些技能,补补平时的不足,还是可以的,但最好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万不可以学为主,没有一口喘气的机会,这样就适得其反了,搞烦了,厌学了,也就违背了我们的意愿。
当然,做为学生也要正确认识,一个假期光玩也没有什么意义,既有玩的时间,也有学习的时间才是。体谅父母的苦心,毕竟这个社会是这样的,落后要挨打!
(5)对《说说考老师那点儿事儿》的点评。
看来不光是教育体制出了问题,连教师职称考核及评审机制也同样存在问题。
我们先不谈其制度的冗繁及敛财的嫌疑。因为任何制度都存在其两面性,问题是制度的制定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能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能否加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如果只是走形式走过场,不要也罢。
不管怎样,我认为做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身为世范,为人师表。斯大林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从小就知道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说大些一个国家的未来一个民族崛起决定于当代教育,而教育又决定于教师辛勤培育——还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相信,有所出必有所得!
社会上流行一句: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现象现在尤为突出,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我希望,我们的老师队伍永远保持一片净土,还未来一个光明!
也真诚地希望“立党为公树公心修浩然正气,执政为民听民声养鱼水情怀”不要成为一句空话。
不说了多了,会惹来诸多不便!
(6)对《回应小寒:三好是这样出炉的》的点评。
高考加分,对裸考考生极为不公!
如果所谓的三好生,优等生成绩很好,高考何惧,所有考生如在同一起跑线上,岂不更公平!
还有一些不可思议的是,高考分数的区域差异及界定。
唉!任何抱怨也是没用的,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不把你磨成圆的就不叫社会了。
来个结束语——
高考加分,似乎也是一种潜规则了!
(7)对《回应高考同卷:监考与阅卷》的点评。
jiuer90老师看来总是离不开教育方面的话题了,呵呵。
说实话,真不知道该怎么接你的话题了,毕竟没有过高考阅卷的经历。但我感觉,莘莘学子寒窗苦读数载,却因阅卷老师“马虎”输在批卷差错上,确实很冤枉,也的确不该发生。或许制度上存在纰漏,但我们阅卷老师不应该拿漏洞来谋己之利,因为这关系到每个考生的前途及命运,真希望每一个阅卷老师持有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来评判!
考试作弊,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自古至今始终是个难题,尤在当今更是防不胜防,什么高科技,无线声波等等各种作弊手段更是层出不穷。用简单的道德规范显然不够,必须以强硬手段来制止才能达到一定效果。比如,一经发现作弊行为,考试作废,同时作弊考生取消以后的高考机会。当然,在今天这个和谐社会里,一定很难实现!呵呵
言多必失!不多说啦
(8)对《说说买孩子的事儿》的点评。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传统文化中运载了太多的这种思想,因而也被很多人认为是封建思想的一种产物,进而有人说儒家灭人性,孟子没人情。云云……
我们姑且理解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孝,抑或我们曲解了古人的本意。
因为在“忠孝”为主题的封建时代,这句话就有了无上的魔力。为了不断后,无论世家还是贫民,都无所不用其极。随之也产生了过继等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现象——过继。所谓过继,是指在一家人家中长久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把宗族中其他家的孩子过继到他家作为他家的子嗣;如果本族没有,就到外族过继。目的就是保证他家不断后。所以,中国的家族沿绵几十世,这个血脉链上,有多少次的过继,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而且,越是体面的家族,越是在乎有后,所以过继产生的几率也越大。
与过继并存的还有其他一些维持血脉流传的方法,比如借腹生子,比如借种。这两种情况,读者从字面上应该可以看出其含义。而尤其要一提的是,关于借种,在中国古代的不少地区,曾经有一种集体的借种行为,是每年确定的时间确定的地点,有大量的长久无子的妇人聚集到一起,而那里还会聚集一群准备与那些妇人交合为她们提供“种”的男人。这在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中就有相关的描述。可以说是极其愚昧的行为,催使这种行为的或许也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吧!
时至今日,这种传统观念依然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我们对此也无可厚非,但令人痛恨的是一些利欲熏心的人以此谋生,拐卖贩卖人口。
(9)对《石头变金蛋的演变过程》的点评。
文中比喻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呵呵,浅显易懂。
总感觉中国的经济状况也很糟糕,不光要为美国次贷买单,还要打肿脸来充胖子。外汇储备如此之高,我们的温总理刚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完电话说要稳定两国经济进一步购买美国国债,随即美联储开机印钞,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国——一个典型的“国富民穷”国家!
(10)对《闲聊:从版主子夜墨客晚上不做梦说起》的点评。
俗话说:日有所思,梦有所想。解梦之迷,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比如中国的《周公解梦》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在白天醒着的时候,意识活动控制无意识活动,所以有些欲望就不能得以实现。那么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意识控制了,这个时候无意识的欲望,就以梦的形式发泄出来,以梦的形式得到满足。
当然学术界对于梦解释也是说法不一,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迷。
jiuer90做的梦很特别,呵呵,春梦也好恶梦也罢,只要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就好,总不能让梦魇影响自己的休息吧,你说呢?
祝,好梦成真http://www.woaiyc.cn/bbs/images/smilies/default/titter.gif
先编辑十篇的点评,再次谢谢woaiyc的支持,也谢谢新浪版主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