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之作---记广西灵山佛子镇大芦村古名宅考察记
标签:
风水 |
这里最值得一游的是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文化住宅群,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分别建于明清两代,古宅依山傍水,古静幽深,藏有文天祥手迹等大量的文物珍品,见证着历史的辉煌,最宝贵的是这里藏有三百多副明、清时期创作的传世楹联,有着珍贵的人文
史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一系列人造湖分隔开的明、清建筑群镬耳楼、三达堂、东园别墅、双庆堂、蟠龙堂、东明堂、陈卓园、富春园和劳克公祠。鸡犬之声相闻,宅旁湖畔寓意“文章显世,红顶当头”的古陛木树、樟树和荔枝树,犹如巨型盘景,往来曲径通幽,恬澹祥和。古宅群规模庞大,结构功能齐全,规划水平较高,生态环境优良,民俗文化积淀丰富。珍藏着许多文物,保留着一些“十里不同风”的习俗,活跃着一批黯然民间音乐舞蹈的艺人,被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称号。吸引了国内大江南北、港澳台地区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新加坡、越南、日本等国家的学者专家、游客前来采风考察观光,广西党政领导人曹伯纯、李兆焯、丁廷模、陆兵、袁凤兰、袁正中等曾莅临视察。
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从明朝嘉靖二十五年到清朝道光六年(1546—1826年)才逐步完成。劳氏先人
自建造第一个宅院伊始,就刻意营造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的优生养息氛围。“艺苑先设”,“健融凌云”,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优秀的人才造就,相得益彰,到十九世纪木,人口累计总数不足八百的大芦村劳氏家族,拥有良田千顷,培育出县、府儒学和国子监文武生员102人,47人出仕做官,78人次获得明、清历代王朝封赠。富而思进,科宦之众,使得这个家族的基业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扩展。那些宅院,都是在宅前低洼地就地取材挖坭烧砖瓦,而附形造势,蓄水为湖。每当家族添丁,又必定依照灵山传统习倔:栽种几棵品种优良的荔枝树,因此形成了所见的一系列由六个大小小的人工湖分隔开来,湛水蓝天,绿树古宅相映成趣,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具有岭南建筑风格,荔乡风韵的古宅群。
借助网络图片,在空中看的古建筑群,宗祀就是红框。
门口旁的画扁
下图为站在第一进厅前的天井往第一厅门的照片
http://s14/mw690/001KgDbuzy7p5DQq1GJad&690下图为站在第一进厅门口看入门
http://s6/mw690/001KgDbuzy7p5DQujide5&690
站在第一进门口处,看朝向及天井放水
http://s15/mw690/001KgDbuzy7p5DQPhuu2e&690
http://s9/mw690/001KgDbuzy7p5DQM46Q58&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