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师之作---记广西灵山佛子镇大芦村古名宅考察记

(2018-11-10 17:48:30)
标签:

风水

  2018年11月初,有机会到广西灵山佛子镇考察名师之作,大芦村古宅建筑群。从网上,先大致了解下大芦村的一些概况:

      古村落始建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至清朝康熙五十八年完成这一群落的整体建设。是广西较大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之一,房屋结构功能齐全,明末清初岭南豪宅的建筑风格明显,显露出强烈的宗法制度观念意识。

这里最值得一游的是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文化住宅群,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分别建于明清两代,古宅依山傍水,古静幽深,藏有文天祥手迹等大量的文物珍品,见证着历史的辉煌,最宝贵的是这里藏有三百多副明、清时期创作的传世楹联,有着珍贵的人文 史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一系列人造湖分隔开的明、清建筑群镬耳楼、三达堂、东园别墅、双庆堂、蟠龙堂、东明堂、陈卓园、富春园和劳克公祠。鸡犬之声相闻,宅旁湖畔寓意“文章显世,红顶当头”的古陛木树、樟树和荔枝树,犹如巨型盘景,往来曲径通幽,恬澹祥和。古宅群规模庞大,结构功能齐全,规划水平较高,生态环境优良,民俗文化积淀丰富。珍藏着许多文物,保留着一些“十里不同风”的习俗,活跃着一批黯然民间音乐舞蹈的艺人,被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称号。吸引了国内大江南北、港澳台地区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新加坡、越南、日本等国家的学者专家、游客前来采风考察观光,广西党政领导人曹伯纯、李兆焯、丁廷模、陆兵、袁凤兰、袁正中等曾莅临视察。
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九个群落,从明朝嘉靖二十五年到清朝道光六年(1546—1826年)才逐步完成。劳氏先人 自建造第一个宅院伊始,就刻意营造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的优生养息氛围。“艺苑先设”,“健融凌云”,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优秀的人才造就,相得益彰,到十九世纪木,人口累计总数不足八百的大芦村劳氏家族,拥有良田千顷,培育出县、府儒学和国子监文武生员102人,47人出仕做官,78人次获得明、清历代王朝封赠。富而思进,科宦之众,使得这个家族的基业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扩展。那些宅院,都是在宅前低洼地就地取材挖坭烧砖瓦,而附形造势,蓄水为湖。每当家族添丁,又必定依照灵山传统习倔:栽种几棵品种优良的荔枝树,因此形成了所见的一系列由六个大小小的人工湖分隔开来,湛水蓝天,绿树古宅相映成趣,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具有岭南建筑风格,荔乡风韵的古宅群。
下图:大芦村的村门
http://s5/mw690/001KgDbuzy7p5CJU3aYc4&690
下图为最早建的宅子,这是站在对面看的境头。前面水塘。
http://s11/mw690/001KgDbuzy7p5CREQHM7a&690
借助网络图片,在空中看的古建筑群,宗祀就是红框。
下图是劳姓的最早的建宅子,现作为劳姓的宗祀,五进厅与五个天井相隔。这是第一进的平面图。
http://s10/mw690/001KgDbuzy7p5D34wele9&690
门口旁的画扁
下图为站在第一进厅前的天井往第一厅门的照片
http://s14/mw690/001KgDbuzy7p5DQq1GJad&690
下图为站在第一进厅门口看入门
http://s6/mw690/001KgDbuzy7p5DQujide5&690
站在第一进门口处,看朝向及天井放水
http://s15/mw690/001KgDbuzy7p5DQPhuu2e&690

http://s9/mw690/001KgDbuzy7p5DQM46Q58&690


 数据:一进厅的入门的坐向(即B点)为:坐亥山向巳兼壬丙.

     从B门看A门为(乙), 

     A门的坐向,即AM的方向:坐申兼庚向寅甲,

     从入门:即A处看路与水塘,AN,AP之间的扇形。(处于地盘的乙与辰之间)

     外面数据:整村的水在丙午方消去,外转坤申消纳.

     

       笔者按:以此宅为宗祀,后不断扩建,劳姓人,明朝建的,明清及后来,科甲不断,直至现在,出读书人与做官不断,人丁兴旺.其中二房的科甲人丁财并旺.有空再整理二房人也在这个村另一处建的宅子相关图片及数据发上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