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台古琴!

分类: 关于古筝 |
这是我的第一台古琴,花了我一万六大洋!(在高手眼里,这还只是个下品
)
一万六大洋如果给我买衣服,我舍不得!
如果给我买首饰,舍不得!
化妆品,还是舍不得!
但是,如果用它来买古琴古筝或者相关的产品,就完全击中了我的软肋!
现在只要有人告诉我有上好的古筝可以转让,只要我能看得上,即便家里已经有了两台,花多少钱我都愿意再买!
曾经听下到故宫地库里面的故宫博物馆的人说过,故宫地下三层全是没有清理出来的宝物,说那里面的古琴随便脚一踢就是一台,如果拿出来拍卖都是价值连城的,只可惜他们没有时间整理出来,以前的皇帝留下来的各式宝贝太多太多了!
我很羡慕那些整理文物,每天都和古筝古琴打交道的人。我为了想买走我老师的镇店之宝,和她磨破了嘴皮子,说尽了好话,把价格开到市场上能买到的最高,可是她还是不松口,这让贪心的我每次看到她的琴就像偷走,每次去她家就来一次抗击诱惑的心理斗争!
尤其是她家的一把清朝佩玉的古琴,让我垂涎三尺,无奈,君子有不夺人之美!(夺也夺不走)我只能看着那几十万的琴默默地叹气,买了这个一万六的先解解馋!等学精了再买更好的!
http://s9/middle/5f5adb63t83b0f3e71ea8&690
http://s8/middle/5f5adb63t7391b27d7757&690
http://s5/middle/5f5adb63t83b0fec1e964&690
http://s5/middle/5f5adb63t83b0e32a9934&690
以下是关于古琴的介绍,古人推崇的七不谈作为一个现代的80后不是很容易做到啊!借此勉励自己吧!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战国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弹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时至今日,古琴音乐依然作为中国音乐的灵魂与精髓,铸刻在美国“旅行者”号太空飞船的镀金唱片里,昼夜不息地回响在茫茫的太空之中,寻觅着宇宙间的“知音”。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名列其中。
六忌、七不弹、八绝
寒、暑、风、雨、雷、雪之六忌;
闻丧、为乐、事冗、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不遇知音之七不弹;
清、奇、幽、雅、悲、壮、悠、长之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