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蜀河好多次了,一次次来,一次次离开,几回回梦里终于走近了它:恍惚间,仿佛自己就是那个站在汉江边翘首等待夫婿归来的船夫妻;是那青黛色的墙、青黛色的瓦、木格棂雕花门里飞针走线的绣花女;是黄州馆里“五花马,千金裘”的黄帮老大;是船帮杨泗庙戏台上眼神流转、物我两忘的戏子;是陕帮里大碗喝酒、行侠仗义的水上汉子;是回帮清真寺里朝拜安拉的回人……
蜀河的酒馆简洁,干净,只有着小小的门脸,这小小门脸里的酒馆老板都能做上一大桌八凉八热,八荤八素,四汤四炒的蜀河八大件。蜀河人在吃上是奢侈的,那青葱里镶嵌的艳色,那高汤里安神的清淡或是诱人的腥香,那时令的小炒,那小炒里的酸、甜、辣……碗碗盘盘都是家常的,都是人间烟火色。有传说这蜀河八大件与那八个过海的神仙有着渊源的,原来这最质朴的人间烟火色,也浸透着浪漫主义味道。装酒的壶,是泛着岁月光泽的铜壶;酒,是温过了的杆杆酒,浓而辣,辛而烈,一杯下去从喉腔到胃都有火辣辣的感觉,再一杯杯下去,就是阳光在身上流淌呢。落了俗,未落色,这是蜀河的味道。
在蜀河的老街上,要荡着双手,慢慢走的。
这里的阳光不会肆无忌惮地泼下,涉过天井,从曲折蜿蜒的巷子里挤进来,隔着翘脚的雕梁画栋,隔着千年的粉墙黛瓦,洒在人身上,是暖暖的,宁静的味道。
在古镇上,随便打开一扇门,那院里的青石板,那门头之上刻满沧桑的文字,那老房子里画着喜鹊蹬梅的老木桌,嵌着镜子的老式衣柜,贡着观音或是如来的神龛……都是似水流年的旧历。
翘檐雕梁的老房子,一家紧挨着一家,共着一道山墙的。
驻足在房子的外面,尽情的幻想,也许抬起头的那一瞬间,一个躲在窗棂后面的女子恰好将身子探出窗外,那清澈的眼眸你似曾见过;或是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朗朗声音自院里传出,那是怎样一个眉目俊朗的后生?我们留不住时间,时间的深处流动着人性的无邪。曾经沧海,恬恬淡淡,是蜀河的味道。
黄州馆的每一页砖,都有突出砖面的文字做一标记,这样的霸气,很少见的。站在黄州馆的乐楼前,仿佛有一股飘飘渺渺的粉黛香囊气扑面而来。恍惚间,舞台上裙裾飞扬,眼神流转,烟花迷离又桀骜不驯的戏子。进而能闻得见身边着丝绸大氅的商贾吆喝声里喷出的酒气,能听得见柔媚悱恻莺莺燕燕声或气吞山河,豪迈苍凉的汉调二黄,还瞥见了那个躲在一边,随着台上身影移动,目光紧随的青年男子眼里的幽怨……这个为的是“神灵有所凭依,香火有所聚集”的气势雄伟,富丽堂皇,细微之处又不失韵致的清代古建筑,它见惯了各色人等,那些岁月的秘密,它藏在萧萧苍颜里,一句也不说,宽恕着,包容着繁纷世相。情深,不轻易宣诸于口,深藏似海,是蜀河的味道。
还有那三义庙、清真寺、万寿宫、武昌馆、杨泗庙这些用汉江之水养育的,历经千年的河蚌,它们不仅蕴藏着源远流长的汉水文化,彰显着黄金水道上的传奇,它们亦是是这古镇的魂,附在这古镇的青石小巷,粉墙黛瓦,翘角飞檐里,看着蜀河的沧海桑田,发展变迁,不疾不徐,不卑不吭,不管你来不来,爱与不爱,它都在那里。有安抚苍生的愿心,安忍如山,是蜀河的味道。
蜀河的新城,在另一条街道,那里的楼是耸入高天的;那里行的车,有三菱也有宝马的;那里的物贸市场是喧哗的……繁盛,喧嚣,亦是蜀河的味道。
没有人能说清镇子现在的经济状况,是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还是二十分之一。但蜀河人还是感到了衰败带给他们的困窘:原来是四面八方的人涌进蜀河,而现在,则是蜀河人涌向了四面八方。
还好,安康至白河的汉江航运已正式启动,昔时有着“小汉口”,被誉为旬阳“钱窝”的蜀河,彼时,会是怎样的味道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