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悲秋,从来都是误传,尤其诗意怏然的秦岭山水。
大秦岭,分南北,她靠住了南,也抓住了北。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她依偎着山,也环绕着水。菊花黄,枫叶红,她漫满了黄,也渗透了红。点点,片片,拨动了心弦,招惹了眼眸……而秋本身,却自顾地微笑于天地间,不吵不闹。
望穿秋水,又何妨?喜欢秋日秦岭的那把安静,喜欢她的点滴从容,大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淡定。就像,身在红尘,而心在界外。任你如何热闹地评说她的姿容,她只一味浅浅伸展,纵撩动衣色,也只是风儿在淘气,她并无纠缠之心。
http://s6/mw690/001Kgw4Qzy6LS4YsBOl25&690
喜欢这乍凉还暖的季节,走进秦岭山中,看一看金秋的娇容,埋掉酷夏的燥热,在层层叠叠的色彩中,呼吸,或者回忆。那些过往,那个伊人,经秋色浸染,为其灵性所染,逐渐变得火红而沉静。没有悲伤,只有感恩。
山有山的性情,水有水的性格。山的灵动,总会归结于水;水的沉稳,亦常得益于山。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水的灵动,如同母爱般细腻,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又似父爱般深沉,让人感觉敦厚。十月秦岭的水,清秀而不失婉约,所谓秋水伊人也。十月秦岭的山,内敛中藏着豪迈,又让你,不得不高山仰止。
秋天,童话的季节。秦岭的秋天,正在童话中行走!
秦岭的山很美,美到什么程度,整个秦岭山脉从西往东,从南到北每一处都有着不一样的美景,包括关中八景的四景都与秦岭有关:太白积雪、骊山晚照、华岳仙掌、草堂烟雾。秦岭的水很清,清得像面镜子,能看清历史的影像,“八水绕长安”中的六水源于此——浐河、灞河、沣河、潏河、滈河、涝河。
似乎,似乎也没有比西安人更幸福的了。感谢造物主,感谢秦岭这个“后花园”。它秀美神奇,拥有无限变化。秋雨过后,天气放晴之时,它在我们视线之内。巍峨南山,隐隐轮廓,每个城市人心里都是永远的美好,而且可以企及。
天凉好个秋,这是登高的最好时节。秦岭,就是最好的那个去处。
登高望远可祈来好福好运,别太较真,这只是重阳旧俗。话说回来,借登山之机,饱览一下湖光山色,亲近一番名胜古迹,深呼吸几口野外的新鲜空气,同样不错。翠华山每年都举行登山活动,太白山往年也会有。九九那个重阳天,古人喜欢登高,喜欢插茱萸,秦岭处处多有茱萸,想想,应景的那个紧啊!
飘飘然,游走于山水间,秋风拂面,打个冷颤,偶尔还会被山野果砸着脑袋,天上会“掉馅饼”?不要怀疑,这是真的。俯下身去,捡几颗落在地上的山核桃,掰出核桃仁,放进嘴里嚼一嚼,满口生香;摘几个又红又软的柿子,一咬一口甜;落在地上的野板栗,像刺猬般蜷缩,诱惑你的味蕾,挑逗着你捡拾的欲望。
春多妩媚,夏过激情。秋之浪漫,让人花痴。秦岭为八百里秦川撑开火红的屏风,随风起伏的火苗,翻腾跳跃,既像秦川汉子一样粗犷张扬,又似关中女子般豪爽热情。那便是红叶了。满目秋色中,唯有青松,还是那套绿裳,涛声依旧,挺拔依然,不被金黄色诱惑。看来,人还是最容易被“色”诱的物种啊!
杨朔一篇《香山红叶》,北京香山的红叶,从此变得更红。与此相比,秦岭红叶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实,秦岭红叶与香山红叶,师出同门,都叫黄栌。华山、黎坪、金丝峡、少华山等地的红叶,因为有秦岭气候和水土的缘故,较之香山红叶更有特色,红得令人心跳,红得令人感叹,红得令人欲罢不能。
http://s5/mw690/001Kgw4Qzy6LS53swU4c4&690
一个个旅人,一队队驴友,一次次痴迷在秋意融融,令人心旷神怡的峡谷中;
一个个画家,一批批摄影发烧友,一次次迷醉在秋影婆娑的光与影的斑斓里;
一双双情侣,一个个家庭,一次次徜徉在层林尽染的山间小路上流连忘返。
他们,或游山玩水,或寻求灵感,或潜心创作……因为,志趣相融,因为,他们懂得:秦岭的山水是很美的,秋天的红叶是很艳的。爬山的游人是很多的,野果的诱惑是很大的。空气的质量是很棒的,“四宝”的娘家是很值得一看的。
抓住秋天的尾巴,一起入秦岭吧,这是一个让你去了就不想回来的地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