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013-03-01 10:55:25)
标签:

之道

何忧之

万民

办法

于其未

分类: 论语凿度
15-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荀子·大略篇》云:

天子即位,上卿进曰:“如之何忧之长也?能除患则为福,不能除患则为贼。”授天子一策。中卿进曰:“配天而有下土者,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授天子二策。下卿进曰:“敬戒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豫哉!豫哉!万民望之。”授天子三策。

陆贾《新语·辨惑篇》:

故孔子遭君暗臣乱,众邪在位,政道隔于王家,仁义闭于公门。故作公陵之歌,伤无权力于世,大化绝而不通,道德私而不用,故曰:“无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春秋繁露·仁义法篇》云:

春秋》刺上之过而矜下之苦。小恶在外弗举,在我书而诽之。凡此者,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且《论》已见之,而人不察,曰:“君子攻其恶,不攻人之恶。” 不攻人之恶,非仁之宽与?自攻其恶,非义之全与?此谓之仁造人,义造我,何以异乎?故自称其恶谓之情,称人之恶谓之贼;求诸己谓之厚,求诸人谓之薄;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

[集解]孔曰:“不曰如之何者,犹言不曰奈是何。如之何者,言祸难已成,吾亦无如之何。”
程树德按:此汉人旧说,指世乱言之。伪孔所云“祸乱已成”,似即窃取此义。然曰“无如之何”者,亦统两“如之何”为一句,非如伪孔横分两句也。
[唐以前古注]皇疏:不曰犹不谓也。如之何,谓事卒至非己力势可奈何者也,言人生常当思虑,卒有不可如何之事,逆而防之,不使有起;若无虑而事欻起,是不曰如之何事也。李充曰:谋之于其未兆,治之于其未乱,何当至于临难而方曰如之何也。若不先虑而如之何之事,非唯凡人不能奈何矣,虽圣人亦无如之何也,故云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朱子集注]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而审处之辞也。不如是而妄行,虽圣人亦无如之何矣。
这里的意思不过是说,做事要深思熟虑,多问几个为什么,否则的话莽撞行事,就没办法了,《集注》的解说晓畅明白。意思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近。
  上章言责己厚、责人薄,此处言处己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