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言麸子
言麸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64
  • 关注人气:3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2、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2012-11-08 09:19:21)
标签:

孔子

怀安

gb2312

楷体

宋体

分类: 论语凿度
14-2、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集解]士当志於道,不求安居。而怀安其居,则非士也。[朱子集注]居,谓意所便安处也。这也是孔子四处周游,求为世用的说辞乎!当然是与孔子时代士的身份制度变化相关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14)、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411)等也都是在新的形势下对于士的定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程树德引作三十三年,误):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君子与士的概念差异。“士”又是另一个概念,不过与君子相牵连;君子与小人相对,而士则更多的是一个阶层同时演化为后来的知识阶层之概称。若孟子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梁惠王上》)而“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其所谓士,迨已是战国时代之游士,不再是身份问题,不过孟子的矛盾所谓“劳心者治人,治于人者食人”,然而又有“无恒产”之忧,这一问题也是孔子君子小人之辨当中的问题。在孟子时代,君子已经成为德性概念,而士则指的是关心政治而不仅仅是为生计谋者。  “士而怀居”,“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用以勉士自是无可厚非,然帝王鹰扬天下,在帝王的屋檐下而怀经营四海之志者,实杀身取祸之由也。如王翦、萧何、曹彬辈,皆以怀土安居保身——

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始皇)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汉十一年,陈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原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上心乃安。”於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原令民得入田,毋收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王卫尉曰:“夫职事苟有便於民而请之,真宰相事,陛下柰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黥布反,陛下自将而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今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高帝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宋史列传·曹彬传》)

征诸史册,庙堂之间实有一部保命史在,参见《管锥篇》,第301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得“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宜田宅可买者买之”,其论此为“不可使将”之证;则观迹略同,而用心处境迥殊。《北齐书·文襄六王传》兰陵武王“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乃“贪残”以“自秽”,然“反以速祸”;则师法王翦、萧何而唐捐无益。或吹火欲使灭,或又吹火欲使燃;木以不材而全,雁又以不鸣而烹,世事初无固必也。

然保命亦有术乎!韩信“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数字,已道尽其间隐酷。若朱元璋世,求保身之不易,屡兴大狱,杀功臣无数,即其常也。知此而明乎彼,则知天下利禄之由也。以利禄役使天下者,帝王之志也,士复何为?彼哉!彼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