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2012-01-20 14:56:21)
标签:

文化

分类: 论语凿度
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集解]郑曰:“言弟子从我而厄於陈、蔡者,皆不及仕进之门,而失其所。”
[唐以前古注]皇疏:孔子言时世乱离。非唯我道不行。只我门徒经从我在陈蔡者亦失于时,不复及仕进门也。
引张憑云:道之不行,命也。唯圣人安时而处从,故不期于通塞。然从我于陈蔡者,何能不以穷达为心耶?故感于天地将闭,君子道消,而恨二三子不及开泰之门也。
《笔解》:韩曰:“门,谓圣人之门。言弟子学道,由门以及堂,由堂以及室,分等降之差,非谓言仕进也。”李曰:“如由也升堂未入于室,此等降差别。不及门,犹在下列者也。”
[朱子集注]孔子尝厄于陈、蔡之间,弟子多从之者,此时皆不在门。故孔子思之,盖不忘其相从于患难之中也。
关于“及门”主要有两说:一是说从者不仕于陈蔡,一是说列于孔子门墙之先后。
郑注已合“德行……”为一章,认为此数人有仕宦之才;而《集注》合为一章,则是强调弟子中此数人之特出。程树德四致其疑。不过,我以为此章所言,当是孔子晚年讲学于鲁时,忆及陈蔡之厄的一时感叹,正是想当年我与尔等诸位师兄周游列国的意思。作此解而不必与下章合为一章者,此乃话说当年,而“德行……”独为一章说的是门下弟子成就。
  遍观载籍,孔子周游列国,无不是带着一群弟子到处找官做,而不是孔子弟子已经在某地做官,有以弟子为先导达其意而后行者,然皆是求官做的意思,而不是先有弟子做官。所以此处还是取回忆感叹之说,解为孔子感叹当年与自己一道到处求官,并在陈蔡遭罪者,如今已是死的死、散的散了。
陈蔡之厄、游历之冷眼辛酸,早期跟随孔子的弟子皆身历之。归鲁之后,孔子以讲授为主,门风一变。孔子门下前后期比较大,前期门下弟子多与孔子一道四处谋出仕之途,晚期孔子门下则以开宗立派传授诗书礼乐为主。因此,前后期之弟子对于孔子的认识是有不同的。同时,孔子游历诸侯用世之亟,与失望之余归鲁后授艺之意,乃是一大转换关节,理解孔子这一点当牢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