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温度饱和的分析

(2011-07-30 13:31:14)
标签:

杂谈

关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饱和温度问题上的具体分析。
一、饱和温度的控制:

    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饱和温度这个重要操作参数,来控制汽化剂中蒸汽的混入量.是保证发生炉正常生产的一个关键.

1、可有效控制汽化层的温度在熔点以下.保证炉内不接炼,顺利排渣,以保正生产的连续性.

2、由于H2,  CO的生成,可增加煤气的热值

3、汽化中H2O裂变产生一部分O2,供汽化需用。因而相应的减少空气的消耗率,也就减少空气中废气的含量。

4、可充分利用煤气的自热分解水蒸气,降低煤气出口温度。

5、可降低渣层温度,熄灭残火保护风帽。(酷仔煤气发生炉操作技术交流QQ:849483880)

二、调整饱和温度的依据。

    在运行中饱和温度保持稳定波动幅度最好保持1~3摄氏度之间,饱和温度低,炉内就会热运行及炼炉。饱和温度高,又会使炉内短时间H2有所增加同时使汽化层温度下降,汽化恶略炉子转冷运行灰渣含碳量明显增加。

1、根据煤种,各种煤的汽化所需要的蒸汽消耗率各不相同

2、根据煤的灰熔点通过饱和温度的高低来控制氧化层的温度底于灰熔点温度就可避免炼炉结渣保证正常汽化。

3、根据汽化强度来调整饱和温度。当汽化强度高时应相应开大饱和温度这样既可避免炉内结渣,有能充分利用汽化层的热量,分解产生大量的和2,增加煤气的可燃成分。当汽化强度降低时应立即降低饱和温度防止炉子产生冷运行。

4、煤的水分

    如炉的煤随季节天气的不同,含水量也显著的不同,煤中含水分过多饱和温度应适当降低

5、根据煤的灰分

    当原料煤的灰分超过规定值形成灰状结炼或架空及松动,造成汽化不均匀,为确保汽化层温度低于灰熔点,适当提高饱和温度2~3摄氏度

6、根据煤的粒度

    煤的下仓含粉量超过7%时,粒度又大小不均匀,则极易结炼可适当提高饱和温度,但由于大块汽化不完全,灰渣容易超标

7、根据炉内汽化情况

1、冷运行时应降低饱和温度

2、热运行时提高饱和温度

3、偏运行时因根据温度高处控制饱和温度

4、炼炉时严格控制饱和温度波动适当提高

三、怎样判断饱和温度是否合适

1、暗红(1000度)  深红(1150)度, 亮红 (1250)度为正常

2、亮红,白红(1300)烧断钎字为热运行饱和温度过小。

3、暗红(1000)淡红(900)度烧不红,烧不出明显火层,钎上有粘有焦油煤尘,一般为冷运行。(酷仔煤气发生炉操作技术交流QQ:84948388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