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余:驳刘震云《手机》“朋友说”

(2010-05-25 16:23:21)
标签:

娱乐

  你的朋友多吗?你能简单的分清你的朋友哪些是真朋友,哪些是假朋友吗?

在电视剧《手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说一”栏目录了一期专门谈朋友的节目,主持人和嘉宾就什么是真朋友和假朋友展开了讨论,其中嘉宾的观点很受追捧,他说你能开口借钱和能够借给你钱的和不论什么时间你都可以骚扰的就是真朋友,否则就是假朋友。如果我们拿着这“试朋石”来试分自己的真假朋友,就会发现自己朋友就象孔乙己碟里的茴香豆一样“多乎哉,不多也”。不知此时你做何感想。

上述两个分辨真假朋友的条件可谓是真知灼见,具体且实用。但我还是不敢苟同,不是说人家说的不对,而是说的有点绝对了,如果都按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朋友,那芸芸众生的我们岂不都成了形单影只的孤家寡人?朋友是不能这样绝对分的。

一、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人生的伴侣。幼时是你的玩伴,少年是你的伙伴,成年或是你的“师长”,或是你的“学生”,也许是你的同事,也许是你的对手……。朋友是因为了解理解而成,朋友也可一经碰撞即肝胆相照,还有的是经过较量而成,属于打出来的交情。朋友可以耳鬓厮磨,朋友亦可天涯海角。闲暇时可以把盏,可以对弈,可以高谈,可以倾诉。忙碌时可以同行,可以忘却。朋友是你人生路上的推手,反之也愿援手搀扶。就这样一路走来,有的可以伴你一程,有的可以伴你一生。当你躺下等待爬烟囱时来送你的肯定不都是亲属。这其中肯定有你不会开口的,肯定有找个理由不借钱给你的,但他们不能说是你的假朋友。

二、朋友是交出来的

从古至今,关于朋友的论述很多,津津乐道的例子人人都可以信手拈来。我觉得,每个人生存状态的不同,朋友的圈子也就不同,当然,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那些善于做学问的朋友大多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些“汗滴禾下土”的朋友大都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管鲍之交”也好,“桃园结义”也罢,他们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朋友是“交”出来的。“交”是朋友的桥梁和中介。“交”可以理解为心智的交流,气力的交换,“路障”的疏通,物资的帮扶等等。通过“交”,有的成为一般的朋友,有的成为知己、知音。如果把人比作电阻,因为每个人的阻值不一,那么在“交”的过程中接受和通过率就不尽相同,朋友由此产生了层次。我们每个人的朋友好比是一座金字塔,最底层的一定是数量最多的普通朋友,越到高处数量就会越少,不管什么人,他的高端朋友都不会很多,这是一般性的规律。因为不管什么层次的人,都有自己追求的制高点,也可谓是曲高和寡,知己难求吧。我们一生中需要“拔刀相助”的几率不多,但总会有几个在双方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倾心倾力,这是至交的铁哥们。但有很多的朋友虽然不能舍身舍命,但他会帮你提袋米,会帮你接个人,会帮你泡壶茶,会帮你捎个东西……,由此可见,我们不能说他们就是你的假朋友。

三、朋友是分层次的

如果说朋友是分层次的,那么我把自己的“金字塔”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级的属于双方的意见都可成为对方的重要参考,IQ旗鼓相当,这样的朋友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中间级的是属于IQ有一定差别的,一方对另一方处于信赖和仰望的,这样的朋友大都是低的一方需要对方的指导或者叫做出谋划策,而另一方是享受不到对方的这种待遇的,但都很要好。最多的是有一般的信赖和尊重,一般的事情上都能以诚相待,相互帮助,这是数量最多的底层。尽管有所区别,但都是真朋友。

四、交友之道:宽容

交朋友需要尊重、理解和宽容,这是好说而不好做的。检验人品行最有效的就是利益。如果说能检验金子成色的石头叫“试金石”,利益就可以比作是“试人石”。在利益面前,人的弱点就会暴露,有时会做些可能不情愿做的事情,这种事情往往会违背交友之道,会伤及自己的朋友,这就需要包容。因为朋友也是人,也有自己的需求和利益,换位思考一下,你的包容就会增加容量。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也不尽然,朋友之间有很多并不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手机》里费教授私自的去另一个栏目录了节目,他自责这是抄朋友的后路,是背板,但在房贷和生活的压力下他还是做了,他说都是钱惹的祸。以至于后来他小心翼翼的问严守一:“我们还是朋友吗?”这时的严守一显出了他的大度和包容,回了他一句:“我们永远都是朋友”。再后来当严守一说请他当评委是上级给他的条件时,费教授立马打断了他的话说:“只要是你需要的,我什么都做”。这是包容换来的。历史上因为包容使朋友和部下舍命取义的不乏其人。可见,包容在交友中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朋友都那样的高尚无私,因为我们本身也不见得都能做到。所以我反对一件事做的不好就反目,反对那些好的时候什么都好,即使是放个屁都是香的,不好的时候就像亲嘴亲到了屁股上,一下子就臭的闻不得。当然,包容有度,那要由具体情况而定。

五、小心交友不善

有人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话不假,我们没有那个本事一下子就把人看透,因为不经过风雨彩虹雷电都不会出现。这就需要在交友时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要能识破那些口蜜腹剑的,警惕那些居心叵测的,远离那些居心险恶的。不能狗戴帽子就是好朋友。不然,很可能就会引狼入室,引火烧身的。如果交友不善,朋友变成了敌人,那破坏力比一般人要大几倍呢,因为人家知己知彼呀。对于交友而论,只有上面这些貌似朋友的人才是假朋友。

六、朋友也会变量

世界是运动的,朋友也会随着运动而变化。有的由疏变密,有的由密变疏,这是客观的变化。利益的考验是友情变化的重要原因,政治目标相同,利益攸关的朋友变量相对小些,反之则大些。在利益面前,在大是大非和生死的考验面前,有的选择同舟共济,选择责任担当,选择生死与共,选择生存礼让。有的可能退避三舍,有的可能分道扬镳,个别的还会卖友求荣,所谓大浪淘沙是也。职业改变,地域的变迁也会使朋友的名单有所更换,有的即使人分开了,友情并没有分离,有部分却也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渐渐的断了联系。这就是我前面说的有的是终生的朋友,有的是阶段性的朋友。至于卖友求荣之辈,谈不上假不假,因为已经不是朋友了。

七、交友原则

交友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以获利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友情的关爱和呵护,如果目的不纯往往很难获得真正的友情。记得二十年前在《读者文摘》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个人在冬天的雪地里帮助了一辆抛锚的外地车辆,互留名片就各自分开,过后就忘却了这件事,两年以后,这个人的企业资金链即将断裂,大有倒闭的可能,忽然账面上汇入了300万。经核实,原来汇款的就是他曾经雪地里救助过那辆车的主人。人家说,不图回报的帮助不敢忘怀,一直在关注他的状况,知道了他的困难,特汇款救急,不够再汇。受益者当然是感动万分,感慨的说出了西方的那句谚语: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我们多做送人玫瑰的事情,那一定会交到很多朋友的。

八、朋友是财富

金钱储蓄到银行可做应急之需,友情也是可以储蓄的,只不过这个银行是在我们的心里。平时,我们大都是各过各的日子,一旦有了危难,那友情就会显示出它的能量。当你需要力量时它会给你送来双双铁拳,当你需要温暖时,它会给你送来盆盆炭火,没有铁拳的也会给你站脚助威,没有炭火的也会给你挡挡风寒。无论什么都是真友情,真朋友。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一种祝福,是一种牵挂,是一种需求,是一种思念,是一种承受,是一种给予。友情不因遥远而疏离,不因时空而淡化。《手机》最后一个镜头是晚上费教授在书桌前在手机上怅然敲出的四字短信:“想念守一”。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是心灵净化后的独白,是对友情无声的注释。

    愿我们都多些会常常令你思念的朋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