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对手》因何惹来一片争议
(2009-07-16 16:28:53)
标签:
北京卫视影视剧中心对手杂谈 |
分类: 媒体声音 |
剧情拖拉,节奏有点慢。
剧中的许多日本人多是“中国人”穿着日本衣服在“表演”,气质、神韵、思维、言行举止等严重缺乏日本文化底蕴,——艺术的真实在哪里?
网友意见:
一部据剪掉600分钟,对剧情是否会产生影响,如果没影响,可见该剧水分表较大,是真正为观众而剪的吗?
服装漏洞多,也许是为了美学缘故?电视剧中把军常服都改成华丽丽的大礼服式样(帽子),这个看的时候固然好看,但还是有点雷。
普遍认为与《潜伏》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相比,差距比较大。
笔者:专家和观众的审美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从某一个角度看,专家也是观众,作为全知全能的旁观者,观众对所有叙事都有发言权。缘何专家的视野竟然如此之高,观众视野如此之淳朴呢?这其间的大差别究竟是为何?
专家意见:《对手》集艺术性、人文性于一体的代表中国电视剧审美高度的精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会林:“我是用一个观众的心态,一个自己带着老百姓的心态去看的,替老百姓先把关。该剧没有让我失望。在我看来《对手》不是就战争写战争,也与事先大家所猜测的谍战戏无关,这是一部集艺术性、人文性于一体的代表中国电视剧审美高度的精品。“两个同学,两个家庭,两代人,两个阵营。两个同学为了各自的国家成为密码战的最高对手,文为均为国家舍弃个人的幸福。山本康夫一家沦为战争的牺牲品。林忠强一家铁血忠魂,两代人为信仰做出了人生正确的选择。《对手》是一部大格局的作品,从全局到家庭,并深入到个体,看到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己的较量。”
网友意见:
老演员集体扮嫩,尤其石小群扮演的角色是一个从天真无邪到机警能干的乱世少女,可是从荧屏上来看,她离少女形象是那么那么遥远。
林家姐妹:剧情刻画基本上不精彩,实在很平淡,林琴对黄维德的引诱都感觉好别扭。
笔者:
细细的揣摩了一下专家们的意见,各位前辈和老师们站的高度太高了,与其说是从电视剧的拍摄来谈感受,不如说是从剧本谈的这部剧。然后剧本经过导演的二度和演员们的三度创作放在观众面前之后,也许就不是各位先前看到过的样子了。电视剧最终将作为一个“立体”的文艺产品呈现给观众,设若道具、表演都不够真实和细致,让观众如何能投以青眼,盛赞有加呢?再有,假如专家可以降低一些观看之后的姿态,主创可以多顾及一下观众的意见,比如组织个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百姓观片会,听听观众真正的呼声,相信争议会少一些,收视一定会多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