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源:《对手》因何惹来一片争议

(2009-07-16 16:28:53)
标签:

北京卫视

影视剧中心

对手

杂谈

分类: 媒体声音

    尤小刚执导的电视剧《对手》日前正在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播出,这次笔者没有写下“热播”二字,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尽管宣传力度很大,专家看片之后的“论战”、媒体近似爆炸式的新闻报道,都没能让这部电视剧大红大紫,反而引来观众一片争议,我们来对照一下专家和观众的视点究竟有何不同,也许更容易客观的来评判这部剧。

   专家意见:有味道的作品  写日本耻辱文化入木三分

    原中国文联主席、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李准在谈到《对手》时十分兴奋与欣喜:“抗日战争的题材是富矿,作为文艺创作的对象,从空间上说是全世界和全人类的,时间上说是永恒的。”文为均和山本康夫人生历程的选择,表明了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有选择,在战争面前的选择,归根到底是良心,人性的选择。”“山本康夫的选择是日本文化的根基,日本的耻辱文化让其卷入军国主义不能自拔。没有任何人性权,《对手》在表现人性化的抉择时淋漓尽致。《对手》对于抗战题材是一个新开拓,新奉献。”

    网友意见

    冯远征饰演的日本知识分子山本康夫,满口中文

剧情拖拉,节奏有点慢。

剧中的许多日本人多是“中国人”穿着日本衣服在“表演”,气质、神韵、思维、言行举止等严重缺乏日本文化底蕴,——艺术的真实在哪里?

    笔者:电影对观众而言有着艺术片和商业片的区别,有着小众的独品和大众的饕餮。但是电视剧也硬生生被冠以各种高大全的名号,只为休闲消遣的观众当然会退避三舍。眼下电影也在追求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完美结合,电视剧是否也应该抛掉某些应景儿的意思,想想老百姓的观感呢?

    专家意见:对中日战争的审美反思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理论家、影视评论家、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主任仲呈祥:对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中日战争的审美反思,不仅表现在对那场侵略战争的反动本质的鞭挞,而且表现在对那场侵略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的深度揭示,从而对侵略战争的反人性,反人道罪恶本质做出了有力批判。”“我认为,《对手》比《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更出色,我看了那两部戏,也看了《对手》,而且《对手》超出了我的预期,这三个作品,代表了我国电视剧美学的最高水平,是标志着中国电视剧成熟的重量级作品。”

  网友意见:

一部据剪掉600分钟,对剧情是否会产生影响,如果没影响,可见该剧水分表较大,是真正为观众而剪的吗?

服装漏洞多,也许是为了美学缘故?电视剧中把军常服都改成华丽丽的大礼服式样(帽子),这个看的时候固然好看,但还是有点雷。

普遍认为与《潜伏》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相比,差距比较大。

笔者:专家和观众的审美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从某一个角度看,专家也是观众,作为全知全能的旁观者,观众对所有叙事都有发言权。缘何专家的视野竟然如此之高,观众视野如此之淳朴呢?这其间的大差别究竟是为何?

专家意见:《对手》集艺术性、人文性于一体的代表中国电视剧审美高度的精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会林:“我是用一个观众的心态,一个自己带着老百姓的心态去看的,替老百姓先把关。该剧没有让我失望。在我看来《对手》不是就战争写战争,也与事先大家所猜测的谍战戏无关,这是一部集艺术性、人文性于一体的代表中国电视剧审美高度的精品。“两个同学,两个家庭,两代人,两个阵营。两个同学为了各自的国家成为密码战的最高对手,文为均为国家舍弃个人的幸福。山本康夫一家沦为战争的牺牲品。林忠强一家铁血忠魂,两代人为信仰做出了人生正确的选择。《对手》是一部大格局的作品,从全局到家庭,并深入到个体,看到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己的较量。”

网友意见:

老演员集体扮嫩,尤其石小群扮演的角色是一个从天真无邪到机警能干的乱世少女,可是从荧屏上来看,她离少女形象是那么那么遥远。

林家姐妹:剧情刻画基本上不精彩,实在很平淡,林琴对黄维德的引诱都感觉好别扭。

笔者:

细细的揣摩了一下专家们的意见,各位前辈和老师们站的高度太高了,与其说是从电视剧的拍摄来谈感受,不如说是从剧本谈的这部剧。然后剧本经过导演的二度和演员们的三度创作放在观众面前之后,也许就不是各位先前看到过的样子了。电视剧最终将作为一个“立体”的文艺产品呈现给观众,设若道具、表演都不够真实和细致,让观众如何能投以青眼,盛赞有加呢?再有,假如专家可以降低一些观看之后的姿态,主创可以多顾及一下观众的意见,比如组织个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百姓观片会,听听观众真正的呼声,相信争议会少一些,收视一定会多一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