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余:再谈教育问题——子不教,岂止父之过?

(2009-06-12 10:55:09)
标签:

北京卫视

影视剧中心

贫富人生

杂谈

分类: 全国剧委会

                   老余:再谈教育问题——子不教,岂止父之过?

 

    电视剧《贫富人生》的主人公林红、陈建国有个宝贝儿子,这个有车开,有钱花的公子哥本是个在校的学生,可这个学生就是不好好的学,惹是生非麻烦不断。这里还是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子女教育问题。

        老余:再谈教育问题——子不教,岂止父之过?

    老话说,子不教,父之过。从现实社会来看,很多的“过”并非都是父母之过,很多的“过”都来源于孩子的奶奶爷爷姥姥姥爷。主要原因两个字:溺爱。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家里的“独苗”,基本上是一颗“苗”6个长辈。按理说,6个人伺弄一个“苗”理应根正苗壮吧,可能也是应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效应,效果往往却不成正比。

    也可能是人的本性使然,大多数的祖辈都很溺爱隔辈人,有的甚至对父母的管教横加干涉,父母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祖辈们却放了水。尤其现在家家大都是一个孩子,更是客观上助长了祖辈对晚辈的溺爱力度。这也是产生“过”的客观因素。

    俗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人比父辈们生活的好一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我们现在正在奋斗的或者已经成功的,为了下一代也是目标的重要内容。但什么事情都有个度,过度性质就会改变。

    孩子教育不仅是“富二代”的问题,祖辈的溺爱存在于所有家庭。但凡晋了“爷爷辈”职称的人,确实应该有所约束,不然,常常是殷殷爱心却铸大“过”矣。

    我们在留给下一代物质财富的同时,必须注重留给他们丰厚的精神财富。只有这样,一代接一代的人才能自强自立,才能不断的延续发展。听说日本就有高额的遗产税,再多的遗产经过三代以后就会所剩无几,看是狠了一点,但其中的意义却十分重大。

    如果不是买彩卷中大奖一夜暴富,如果不是巧取豪夺贪污受贿,你的富有一定要经过艰苦奋斗,现在时髦词叫“打拼”,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堂堂正正的做人,一身本事的去闯世界,但在孩子的教育阶段就应当有节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老话说成由节俭败由奢,一个伸手就能得到大把票子的孩子不会懂得奋斗的艰辛,那你就别指望他会尊重别人,会勤奋,会孝顺。弄不好就有可能成为不肖子孙,那既使有金山银海心里也不会安然。

          老余:再谈教育问题——子不教,岂止父之过?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父母是最好的老师,除了自身的表率外,还必须针对当前的家庭结构,注意孩子祖辈对孩子的影响。因为来自孩子祖辈的溺爱尤为严重。

    现在的祖辈大都有文化或者很有文化了,但要做到不溺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希望到了这个辈分的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需要更多的尊重孩子父母的意见,有些时候真的需要“咬咬牙”,让孩子经点“磨难”,其好处大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