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源:看《潜伏》 说信仰

(2009-04-21 16:00:15)
标签:

北京卫视

潜伏

信仰

杂谈

分类: 无限剧透

    在北京卫视等四家卫视台播出的《潜伏》上周落下了帷幕,据说其谢幕“绝对完美”,仅北京卫视最高收视近14,而每个“潜艇”都在不经意间成为这十四分之一,得之,幸之!周末朋友们小聚依然会提起这部被誉为不辱没观众智商的电视剧。感慨孙红雷出色的演出,笑谈翠平的可爱和悲伤,赞赏左蓝大无畏的人生和志向,哀叹李涯怀才的愚忠,可惜廖三民的英年早逝……不一而足,话题最后的总结陈词却仍旧落在了一个看似简单的词语上:信仰!

    起初,笔者认为,从《潜伏》谈信仰,有些许拔高了。它其实只是一部情节剧,如果说紧张也许还比不上让全球人民为之疯狂的《越狱》,如果说悬疑,也许还比不上被业内人士拿来做研究的《迷失》。然而,一部电视剧就像徜徉在万物之中的人类一样,某些精神和情感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余则成为着一份真爱衍生的使命开始命悬一线的潜伏工作。与亲密爱人擦肩而过,却笑装不识,这种牺牲是那个血与火交织的时代常有的。他也成为最能打动我们每个人承担精神的部分。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应该和一部优秀的电影一样,有这样一种生动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传达给我们,家国天下,匹夫有责!

也许,我们太久都没有考虑过这种承担和责任了,也许,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肩膀尚显稚嫩,放这些承担和责任在身上,太过沉重。这部电视剧却在我们忘记面对的时候,提醒了我们:信仰本身就是沉重的,是需要思量之后给予你自己的灵魂肯定的回答。《潜伏》的主创们在电视剧播出之初的访谈中,都分别谈到了对信仰的理解。

    编剧兼导演姜伟说,他写剧本时感受困难的就是贯穿电视剧的主线,余则成以及三个女主角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走在一起,他们究竟在坚持着些什么?最后他终于想通了,那就是信仰。剧中无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有着不同的信仰,或者有的人曾经也都有着高尚的信仰,只是生活的磨砺,战争的残酷,迫使有的人开始改变初衷。天津站站长吴敬中由最初一个喜爱哲学颇有修养的高级干部沦落为雁过拔毛的一大贪官,是信仰的被破灭,理想的被粉碎,于是在一己之力不能挽危局之时,选择同流合污,爱自己胜过爱一切。这是令人难以评价的一个人,也是一个失去信仰精神悲苦的例子。是的,无论何时,人都不可失去信仰,不可失去最初对理想的积极追求。

    余则成的信仰是坚定的,他的信仰串联起了翠平、晚秋、廖三民等人对革命坚贞不渝的决心和笃定。而必须要有人将信仰的方向和路线指引给他,他才可以从茫然无措中寻找到真正的人生归途。这个人就是左蓝,左蓝对信仰的坚定,是无需多言的,从她写的所谓激进的文章,从她翻译的《我看中国之革命》,从她对家国安定的热情和向往,我们知道,无论是什么都无法改变她的信仰,无论是多么大的牺牲,都无法动摇她最初的理想,即使是放弃女性最贴心最钟爱的爱情。

    而这种一直不被余则成所理解的信仰,就是她遗物里那写在书的扉页上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种信仰说到底,其实是生死的意义。儒家说:未知生,焉知死?于是,在这样几位热血青年心中燃起对生死何为的追求与询问。左蓝的牺牲,坚定了余则成对这种生死意义的终极追求,于是,他的朗诵越来越撞击着我们每个处在这种意义寻找中的人。大字不识的翠平是不能够理解这种比喻关系的,但是,从余则成废寝忘食的朗诵与思索中,她知道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就像她正在执行的任务一样严肃,甚至是严重。在左蓝牺牲之后,余则成寻找之中,敲醒的人恰恰是不解的翠平。从此,余则成坚守的道路上多了一位相携相伴的亲密战友。

    同时,在余则成的扮演者孙红雷心里,对信仰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只要当你心中有了其它人,不再只有自己,不再只为自己的私利去活着,你就找到了信仰。他这句话恰当的解释了余则成和翠平在革命道路上的成长。

    一个具有终极性的问题,一旦被找到答案,这个答案就会被很快的传播,因为它无异于真理的产生。当余则成权威晚秋,放弃小儿女情长,投身革命的洪流中去时,晚秋是不舍的。或者说,晚秋是一个真正的没考虑生之意义,更不考虑死是否要得其所的人。然而,有一种生活是有力量的,它像爱情中的“魔力”,明亮、温暖、有着浓浓的归属感。于是,晚秋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后,再次回到人生的起点,回到拥有理想的起点,她离开红尘哀怨,进入大无畏生命和志向的学习中,至此,余则成也完成他个人对信仰的认识和实践,接下来便是与翠平携手并肩共同战斗,就像他办公室里贴着的那副大字,那是岳飞的《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以上我们仅仅是说《潜伏》里的信仰,电视剧播出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观众对信仰的讨论。许多人说,我们这个时代缺失了信仰,笔者不这么认为,如果我们是没有信仰的,那么汶川大地震时,举国上下,悲声一片,因为冰冷的废墟里埋藏了我们同胞鲜活的生命;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无偿运送物资,因为死者已矣,生者要更好的活下去。是的,我们一直都有一个大信仰在,那就是无论何时,我们都是一起的。我们当代的信仰,不再是华夷的区分,不再是立场的敌对,而是同为一家人,携手向前的努力奋斗。

    我们一直都有信仰,我们当代的信仰不是某个人对某种生活或生命状态的崇拜与奉为言行,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有这全民的关怀。我们现在常常不去谈信仰,常常不去想,只是有更为重要的事情做,我们要先在国家和民族甚至人类前进的同时,确保自己的步伐不被落下,如此,在某一个时刻,某一个地方,我们都在信仰的光芒里,绽放自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