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四海无闲田
锄禾日当午
谁知盘中餐
唐代李绅的《悯农》,五岁童子皆能颂,然而除了辛苦二字,恐怕都不能甚解。
当初,李绅还没有显达的时候,也像其他士子一样,拿着自己的作品请文坛大家鉴赏,以期得到贵人的提携。李绅找到当时名望很高的吕温,吕温读罢这两首悯农,对李绅的诗文没作任何评论,而是脱口说道:“此人将来必为卿相。”
吕温与柳宗元、白居易、元稹是同时代的人,文学成就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家,却十分博学,在文坛第望很高,他从悯农这两首短诗不仅仅看到作品本身的文学水品,而且进一步看到了李绅的胸怀。后来,李绅果然如吕温所言,成为武宗朝的宰相。
李绅,字公垂,亳州人,生于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宰相世家。自幼丧父,跟随母亲学习经义,长大后曾在润州无锡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是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在元和年间,与李德裕、元稹号称三俊,在牛李党争中属于李德裕一派的重要成员,后来有段时间李党失势,曾被贬到广东肇庆,直到李德裕拜相,才重新受到重用,担任过许观察使、节度使之类的封疆大员,到唐武宗的时候入京拜相,居相位四年。会昌六年(846年)病逝于扬州淮南节度使任上,终年74岁。
附:宿扬州
江横渡阔烟波晚
嘹唳塞鸿经楚泽
夜桥灯火连星汉
今日市朝风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