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白居易问禅
有一天,白居易向惟宽禅师请益。
“禅师,身口意如何个子修行?”
惟宽禅师回答:“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汉,在处立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合一而修,身口意皆名心也,你为何要妄自分别?”
白居易还是没有完全明白,继续问:“既然都没有分别,那怎么修行?”
禅师回答道:“心本无损伤,为什么要修行?你要明白,垢和净都不可取著动念。”
白居易疑惑地问:“禅师,尘垢必须拂拭,不可起念,又增无明,难道也不能有清净修行的念头吗?”
禅师回答:“如人之目,物不可住,金屑虽贵,落眼成病,乌云遮蔽万里晴空,白云也可以遮蔽晴空啊。”
白居易更加不解:“那么无修无念和凡夫又有什么区别呢?”
禅师开示道:“凡夫长无明,二乘长执著,离此无明和执著二病,才叫真正修行。真修行者,不得勤,不得忘,勤者近执著,忘即落无明,这是禅的心要,无修而修的无上密教。”
按
金屑入眼之喻,文偃禅师曾有偈颂
白居易禅诗
欲悟色空为佛事 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 方便风开智慧花
前一篇:布施黄金与泥沙的功德
后一篇:金碧峰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