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坡《琴诗》与法螺

(2015-10-10 10:10:52)
标签:

杂谈

东坡《琴诗》与法螺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东坡的《琴诗》以简单的四句诗,讨论了琴声与琴及演奏者的关系,看似简单的两个假设,两个设问,却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契合了佛法的因缘原则。

《长阿含经》有一个吹法螺的故事,讲的就是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度,那里的人从没有听过法螺的声音。有一天,一位善于吹法螺的年青人来到这个国度,他走到一个村落,拿起法螺吹了三声,然后把法螺放在地上,村里的男女老少听到法螺的声音十分惊奇,纷纷跑来问年青人:“你吹的是什么音乐?怎么如此美妙?”年青人指着法螺回答:“是这个东西法出来的声音。”村民们用手触碰法螺,说:“喂!你能再发出声音来吗?”地上的法螺毫无反应。年青人再拿起法螺,吹了三声,空中再度回荡起美妙的螺号声。

村民们恍然大悟:“优美的螺声并不是法螺自身的力量,还要要有手、口、气的配合,才能发出声音来。”

东坡公佛法造诣深厚,与宋代禅门高僧交往密切,以佛理入诗也不罕见,或许这首《琴诗》也是受到了佛经的启发,才韵味悠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