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坡小学和二小整合,东坡冠名可以不用了吗?

(2022-05-03 17:38:16)
分类: 时评

  东坡小学和二小整合,东坡冠名可以不用了吗?

 

日前,东坡小学在家长群发布了惠城区教育局的一封信,告之“校园内唯一的一栋教学楼建于八十年代,属砖混结构。近期,经专业公司鉴定,该教学楼已不适合继续使用;另外,学校校园面积、运动场所、功能场室、校园周边道路等也因历史原因所限未能达到规范化学校要求;校内市文物保护建筑——嘉祐寺年久失修,经专家鉴定为危房。综合以上因素,我局拟从20229月起,将惠州市东坡小学与惠州市第二小学进行整合,以改善师生办公、学习环境,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我区教育均衡发展。届时东坡小学全体师生及学区等将整体并入第二小学。”圃者致电教育局有关领导核实,这封信是真实的。

这两个小学的整合,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于各方都是有利的。但是,如何整合就得考虑一下了。

人事等等不是圃者小民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要考虑的是,用哪个校名更合适?

不可以没有东坡小学吧?

东坡小学承自“天保小学”,创办于1913年,原校址在归善学宫内。后来校舍被军队占住,学校被迫搬迁到嘉祐寺,即现校园。新中国成立后校名更改为“惠州市第八小学”。1984年全国第二届苏轼学术研究会在惠州召开,为纪念苏轼在惠州的业绩,惠州市政府决定把第八小学更名为“惠州东坡小学”。

可见,东坡小学是惠州东坡文化的一个载体。既然是为纪念东坡而设,取消是不可以的。可以易地而建,但不可以撤消冠名。

惠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基本上可以说赖于苏东坡寓惠三年。东坡在惠州留下了绚丽文化,也留下了许多足迹,如苏堤、苏井、合江楼等等。而东坡小学所在的嘉祐寺与苏轼大有渊源。东坡留惠三年,住过三个地方,四次搬迁,其中曾两次居住在嘉祐寺,前后一年又三个多月。当年八小改名为东坡小学,大概率是遁此史迹而来。所以,对于这样一张东坡文化的名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东坡小学之名弃之不用是不智的。

同时,全国有苏东坡遗迹遗址的城市共18个,惠州应该是其中做得比较好的单位。惠州往年多次举办东坡文化节、东坡文化专题研讨会,现在因为疫情才有所停顿。东坡史迹和文化对于惠州来说是永久的,相关建设和文化活动也具有永恒性。东坡文化活动一旦重启,人家问起东坡小学,惠州说没有了,情何以堪?人家添砖加瓦,你却挖墙断梁?谁来交待?可以说,撤消东坡小学冠名,将是一大施政失当行为。

据此,正确的整合方法是保留“惠州东坡小学”的名号。

原址建不了学校,当修复嘉祐寺,使此苏迹重焕异彩。至于二小,更名为惠州东坡小学之后,将获得巨大利益。学校规模扩大了,又继承了东坡文化遗产,发展前景辉煌。原东坡小学也是赢家,校名保留,办学条件更好。这是皆大喜欢的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2年3月诗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