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那位著名的古玉鉴定专家吗?
(2010-05-14 09:07:53)
标签:
无语文化 |
分类: 奇远品牌的故事 |
在上海有2个比较出名的“沈纯理”先生:
沈纯理:中国古玉鉴定专家
沈纯理: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博士导师
昨天下午我和朱老先生正在我店喝茶谈紫砂壶,朱老先生也是羲雨斋的老顾客了,当时朱老先生正在欣赏和把玩我的那把极品青灰泥的紫砂壶,这时候店里进来一位背着电脑包年纪在65岁左右的老者,他看到朱先生手上的壶说:“可以给我看看吗?这把壶真得很不错!”
“你眼力不错嘛!”朱先生说着就把壶递给了来者,来者接过壶看看就说:“壶嘴下面怎么有这样深一道?”
我回答:“这壶我没有特别去清洗它,这深色的地方是由于茶水流下来的痕迹。”
他:“哦这样,我有一把做壶人送给我的壶,颜色很漂亮,碧绿的,叫什么本山绿。”
我说:“是吗?本山绿应该不是碧绿色,你看见过你这个壶做时候的熟料吗?”
他:“看到过,现在这个泥料没有了,我记得那颜色是绿中带黄。”
我接话:“那你那把壶应该不是本山绿!”
他:“那别小看我,我也是很有名的人,你可以上网查询:沈纯理,我是中国古玉鉴定第一人,我写的关于玉器鉴定的论文和文章的数量在中国排第一位,故宫博物院的这个方面的专家都要排在我后面。”
我说:“对玉来说,你一定是个专家,而我是外行,但对紫砂壶我可能会比你知道得多一些。”
他说:“我的书法那也是一流,我写的字比你店里挂的这些字要好很多倍!你知道陈巨来吗?中国著名的篆刻家,当年他刻的一方章就可以换来张大千的一幅画,而他就是我的师傅!”
我说:“那你可以说是古玉鉴定专家、书法家、篆刻家了!我们交换一下名片吧?”
他:“我名片还没有印好,我给你写个联系电话吧!”
我于是递了本子给他,他把名字、电话、E包括他的“涤尘居”名号都写了下来。说实在的话他的钢笔字真不怎么样。
他写完了又同我说:“我徒弟有把好壶,也是壶作者送给他的,这个壶的制作人叫什么陈鸣远!”
朱老先生:“啊!陈鸣远!!他都死了几百年了!”
沈先生:“那壶的包浆太漂亮了!”
我问:“你可以分清楚真包浆和假包浆吗?”
沈先生:“那是当然!对紫砂壶我还是明白点的!再给你们看看我戴的这块玉,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台湾那块120万元的玉也没有我这块好。”他把玉从脖子上摘下来,对玉我是不明白也看不懂,朱老先生也看了看此玉。
我心里其实早有点数了,于是我把那把顾客丢在我这里打了皮鞋油的壶递给他(我鉴定的标签我先取掉了):“你看看这个壶怎么样?好壶吗?包浆怎么样?”
他仔细看了看:“这壶做得漂亮!好壶!就是时间好像没有用很久,如果再用久一些,那这个壶的包浆还会更加漂亮!”
我笑了笑:“对不起老先生,我要让你难堪了,我直说吧,这个壶是把假壶,做工一般,而且包浆是假的,打了皮鞋油做出来的假包浆,这个壶再用也不会出你说的漂亮包浆,而且此壶已经有毒不能够使用了!”
朱老先生朝我眨眨眼:“我要去卫生间了,你们两位高手过招,那我就回家去读读千字文了吧!”
我:“排空了再继续喝茶,急着走什么呀!?”
沈先生又拿出他的电脑:“我这个电脑是中国配置最好的电脑,是IBM公司为联想专门配置的。”
我哈哈笑起来:“我不懂电脑,你说了我也不明白!”当时我的手提电脑就放在他旁边是“联想公司2010年的产品”
他打开电脑调出一个文件:他写的论文,很长的一个论文,里面还有书法作品和篆刻章(非相机直接拍摄的)。我和朱先生都看了,这些书法和篆刻那确实很漂亮,一看就是高手的作品。
“你对篆刻如此精通,那你一定认识现在上海比较出名的篆刻方面高手了?!”朱先生问他
沈先生:“这些晚辈们我是看不上,我也不想去知道他们。”
朱先生:“你知道张晓东吗?”
沈先生:“我不知道他!”
朱先生:“他的作品都被上海博物馆和图书馆收藏的哦!现在在篆刻方面他算名气比较大的一位。”
然后大家又谈了几分钟,沈先生就走了……
等沈先生走了,朱先生说:“我活了60多岁了,第一次见识到有这样能吹的人,这个豁浪头也豁得太大了!吴老板你这里是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人群,你上次写的那个隔壁顾客吹紫砂壶的人文章我还有点感觉不太可能吧?可今天我算开了眼界了,真有这样的人!其实我对玉还是有点研究的,他那块玉……不说了!”
我:“他是不是沈纯理?难道沈老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个性?我是迷惑了,搞不明白!”
这个世界确实有时候看不太清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