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墨斋 蠡县历史 蠡县古八景

(2010-06-15 18:10:38)
标签:

蠡县

历史

古八景

品墨斋

文化

分类: 品墨斋蠡县文化古迹
古八景   明、清《蠡县志》均载有八景,记述县境壮观奇特景象。不同之处是清志将明志的第三景“城土蒸润”改为“佛狮奇形”,并作了如下注解:“旧志此景为‘城土蒸润’,按东坡送梁左藏赴莫州诗有‘蒸土为城铁作门’之句,今莫城故址在任邱,蠡特其境耳,此城原非莫城也。姚汝明易之以今名。”今亦选择了“佛狮奇形”这一景。现此八景大部分已不存在,只有赞美之诗记在明、清县志上。

紫薇烟雨   据明代《蠡县志》载,在东河村北,有一丘,人称紫薇山。昔云“有紫气上浮”,故有紫薇烟雨之景。明代邵曦有诗:“名山雄镇蠡吾封,烟雨宜时顺化工。湿重岩花春漠漠,润滋崖树昼蒙蒙。千家尽在沾濡裹,万物咸资灌溉中。曾为劝农经此过,马前掩霭失西东。”
浮图晚照   在县城西南文庙、书院北侧,有寺院,内有古塔一座,日照中孤影亭亭,影随日转,故有浮图晚照之景。此塔始建年代不详,明、清志书中有记载,今已不存。明代文山有诗咏此景:“数层石   接云齐,黛色当空任品题。十里闻铃风未定,半空吹笛日才低。光浮远汉擎金桂,影落平坡卧彩霓,莫道蠡吾多及第,儒生借作上天梯。”
佛狮奇形   在县城西有一宝宁寺,蒙古至元二年(1265)修,洪武十七年(1384)建狮子殿,铸铁菩萨一尊,端坐金狮之上,金狮呈奔腾咆哮之状,甚为奇观,故称佛狮奇形。明代姚汝明有诗咏道:“法相巍巍峙太空,浑金体质显神通。佛连宝兽光千尺,狮负莲台殿九重。奇怪天成壮祠宇,辉煌道妙甲寰中。原来景色传西国,阿蠡流形镇大雄。”
古陵相影   位于城北十五里许,有四个陵墓,从四面远观,唯见其三,俗呼为影三郎。据蠡县文保所1986年文物普查古迹考:“影三郎为东汉时期古汉墓群。”明代邵曦有诗咏此景:“四陵隐约知谁筑,近顾遥瞻只见三。词客惊闻频驻马,行人闲数屡亭骖。光阴岁岁成陈迹,烟雨年年长翠潭。传说晏婴曾葬此,临风怀古意何堪。”
神井阴云   在县城内西北角,有一井,其水甘冽,虽旱不竭。古人说“有云气上浮”。城上有龙女庙,遇旱祈雨即应,以此为神井,故有“神井阴云”之说。
明代西屏有诗咏此景:“城头楼角立神祠,庙貌邑侯祀岁时。龙母有灵致云雨,田园沾溉沃膏脂。柳围雉堞黄金锁,水绕关桥碧玉池。落日黄昏当鼓角,风雷长震近城堤。”
孟尝怀古   孟尝,指孟尝村。战国时期,齐国贵族田文,即孟尝君,相传有人慕孟尝君之名,在此开一旅店,有“孟尝君子店,千里客来投”之说。明代文山有诗咏道:“七国争延天下贤,朱门独有客三千。戒心已出淆函早,相业终为海岱传。野鸟数声林寂寂,泔河一带水涓涓。豪华既出黄封在,翁仲遗虚草接天。”
博陆灵祠   即为汉武帝时博陆侯霍光、汉宣帝时博陆侯霍禹、汉平帝时博陆侯霍阳所修建的灵祠。在县城北约5公里,今已不存。明代邵曦题咏:“灵祠翼翼古城边,父老香烟尚俨然。形画麒麟昭德业,功铭彝彝著才贤。生前拜相匡三主,殁后夷家只四年。此日汉宣恩意尽,英雄过此至今传。”
龙渊感应   据明代县志载,龙渊在鲍墟社。相传有龙潜于水中,故称龙渊 。旱年在龙渊祈祷,便能应验。明代时龙渊尚存,虽旱不竭,今已消失。明代文山有诗咏此景:“澄波拍岸漾轻澜,一镜天澜百亩宽。沆瀣腾空晴亦雨漪涟浸日昼常寒。灵渊汩汩深通海,泉脉涓涓久不干。岁旱祈求多感应,信知龙向此中蟠。”
新景观   随着蠡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同时,一些新的景观也在不断地涌现。
中心广场   位于县城中心,分范蠡路和蠡吾大街十字路北两侧东西两个广场,统称“中心广场”。广场总面积11259平方米,表面由4种颜色的花岗岩组成大方格图案。西广场面积7896平方米,广场中央设一600平方米的声控彩色旱泉,西侧是一直径26米的凸起舞台,舞台正中有高10米的“世纪光柱”,西北角为一古建筑转角凉亭,凉亭以南、以东建有长廊,四周为异形高池草坪,主入口草坪内设一高25米高杆灯,四周为草坪内水晶灯、变色灯相间布置,与广场融为一体;东广场面积为3363平方米,四周为草坪,表面由黑白点花岗岩铺成,草坪内有椰树灯4盏,水晶灯、平湖秋色灯、变色灯共12盏。西广场南侧、东广场东侧都建有体育健身设施。中心广场南有商业步行街,东有超市、西有商厦,一些大型的社会活动,如正月的花会进城、部门上街宣传、部分商品交易会等,都在中心广场举行,居民自发的组织起来,在广场跳秧歌、演节目,开展健身活动,成为县城的一大景点。
潴龙河桥   潴龙河是蠡县境内最大河流,境内长35公里。过去,人们过河靠摆渡。随着定县至河间公路的建成,1967年河北省交通厅决定该桥1967年12月动工,1968年6月在仉村、滑岗之间建成蠡县境内第一座钢筋水泥永久性大桥,全长705米,50孔,孔跨14.1米。1998年4月至10月,又一座跨潴龙河大桥建成通车,桥长1224米,桥面净宽11.4米,全桥61孔,孔跨20米。2000年,朔黄铁路大桥也在此桥西侧100多米处建起,三座大桥横跨潴龙河,汽车、火车不时的飞渡河上,与河底面的麦海,形成又一景观。加上2005年在此桥下游建起的何蠡路漫水大桥,使流经蠡县的这条古河更加增色。倘若站在潴龙河大桥放眼望去,顿感心旷神怡,极为壮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