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经络本来就是通的,只是有时候在打盹儿
(2010-06-04 13:07:47)
中里巴人说:
其实有好多穴位都可以解名。比如说“辄筋”,辙,什么意思啊?就是以前马车两边的扶手,不是底下那车辙的辙啊,而是“动辄得咎”那成语里的“辄”,什么意思呢?就是古代车箱,左右板上面向外翻出的那部分,也叫“车耳”。
“动辄得咎”就是说在车上什么都不能扶。一扶你就有错误了,就要咎办你。什么都不能碰,有种无依无靠的感觉,这叫辄。
为什么这儿叫“辄筋”呢?因为这两侧是护持筋的。为什么是护持筋的穴位?它应该只算是护肝的穴位啊,可是“肝”就太狭隘了,这个“筋”就有“肝的外延”的意思,筋即代表肝,它也代表肝所主的任何的外延,就像“肝开窍于目”,“甲(指甲)为肝之余”,“肝风内动”,它都包含在“辄筋”里面,所以你通过这个穴名就可以知道它的功用了。
太冲穴,为什么叫“太冲”?“太”就是巨大的意思,“冲”就是关口的意思。在这里,“冲”就是浇灌的意思,谁浇谁呢?就是从肝脏给心脏供血的意思,浇灌的意思,所以这些词啊,都有很深的含义在里边,不是随便乱起的。
肾经有一个叫大钟穴的,我举一个例子,你们就知道大钟穴怎么用了。有一个朋友失音了,哎哟,说不出话来了,我说,来,我给你揉一个穴位,大钟,“咔”一揉,马上“哎哟!真疼啊!”叫出来了。说出话来了吧,为什么?大钟啊,本身就是肾经的穴,它是一个经络的穴,而它为什么起名叫“大钟”?钟是不敲不鸣的,一敲这钟就出声儿了!而且真是一摁马上就出声儿!
像我书中所写的什么疗法啊、取嚏法啊,都是用了这方法之后,从《黄帝内经》上一翻,哎哟,跟我这个一样,还有这么一个法呢!这就是同气相求嘛!我觉得,这些知识性的东西不重要,你只要理念会了,你可以从那儿获得一些感悟,而知识它就像一本字典,你什么时候看都行,它就在那里!要理解这个很容易。
过去不是老说“离穴不离经”嘛,古人他说这个穴位会治这个病,治这个病,没必要!你只要知道这条经了,那你就知道这个穴了,这个穴啊,就是这个经的代表,你只要掌握经络了,就行了。就跟什么一样呢?比如说家里灯坏了,大家知道要找物业,但是,哎哟,这个点了,物业已经走了,有一个水暖工来了,哎,他是水暖工,但他安灯泡也没问题,虽然他不是专业安装这个的,没关系,只要他是物业的,他就能给你安灯泡。这个经也一样,有的穴位虽然不是专门治这个病的,但它只要是这条经上的,它就能管这事儿。所以来讲,你当时要怎么来找呢?甭管是哪个,你只要找,哎哟,它敏感,就是它在值班呢!你就揉它,这个穴就管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