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巧用妙药藿香正气
(2010-05-12 09:00:23)
说到化解湿气,我想起了一个中成药——藿香正气。这个药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就是夏天中了暑湿的时候才吃。但是通过我的实践,发现它另有妙用。
前两天一位同事上班的时候说自己胃胀,不想吃东西,也不爱动,本来就不算活泼的人,此时更瘫软的一塌糊涂。自从采访可爱的中医先生们,每个人的医道、药法我都会放在心里琢磨、体会,当然也免不了在“临床”上跃跃欲试。开始或者已经喜欢中医的人都有这个感悟,刚刚学到的知识,逮着个人就想问问他的“病”,看能不能活学活用。
不过我给周围的朋友们“开方”是把握一个度的:1.一定要问清楚他这“不舒服”的来龙去脉,吃了什么东西?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影响了心情?反正“病期”周围的鸡毛蒜皮事儿都要关心一下;2.
一定要对他的体质有相当的把握,这一点,完全可以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里,找到答案。
体质对看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他的体质就是世界的核心,这个生态环境要长出哪些生物,生化出怎样的环境都跟这个核心有关。
我经常这样形容体质:体质是身体的性格,体质是生命的底色,体质是无声的语言,了解体质,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以体质不一样,决定了你做事情,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
我这同事呢,爱喝酒,又爱熬夜,体内有湿、有热是避免不了的,看看舌苔,又黄又腻,果然湿气困重。我问他最近都吃什么食物?他觉得吃得都挺正常,又想了想,哦,前两天吃的麻辣豆腐,还有米饭。
一个湿气重的人,又吃了辣的,湿气裹着热气,就好像进了油锅的拔丝苹果,这东西放在嘴里要粘牙,进到胃里,湿热之气缠绵难分,可不就不肯消化嘛。那现在怎么办呢?健胃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湿热之气在胃里难缠。唉,灵机一动,不如就用点儿疏肝理气,再配上几颗藿香正气丸。因为中医理论里面就有“肝病犯胃”一说,肝功能不好的人一部分就体现在脾胃不和。
结果几天就见效,人轻快许多,胃也不觉得堵得慌了。
说到藿香正气,地球人都知道是对付中暑的。但是标准说明书真的不能把一个方子的功效解释的清清楚楚,因为它不像西药,这个就是消炎的,那个就是止咳的……中医叫对证,这个证也有点儿“和而不同”的意思,可能这些病都是湿引起来的,将这湿散了,就算病不同,也都有效。
所以面对中药时,咱们不妨都多长个心眼儿,琢磨琢磨它这组方里面几味药都有什么作用;琢磨琢磨我这病根儿在哪儿,挺好玩儿!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