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原的话:
以前有一个人,家里很穷,每天上山挖药材,卖点小钱为生。有一天他照常上山挖药材。这一天有点不太一样,他的药材没挖多少,倒挖出了个金罗汉,挺大一个金罗汉。于是,当时他特别高兴,抱着金罗汉就往家走。这事儿一下子就传开了。村子里人都知道穷老汉挖出个金罗汉,全跑过来看。
这老汉呢,就把金罗汉藏了起来,也不卖出去,还是天天上山挖,但是也没见挖药材了,每天都是愁眉不展的。这种行为很奇怪啊。大约过了一个月,终于有个街坊忍不住了,问他,你每天上山都挖什么呢?老汉说,我在找第二块罗汉,就是找不着啊。
人说,你都成了百万富翁了,还不赶紧把这个卖了,去享受生活,干嘛还挖?老汉又说,我记得罗汉有五百个,我刚挖出一个来,还有那499个我没挖出来呢,这些都应该是我的,如果我不挖,别人肯定就给挖走了,本来属于我的东西就属于别人了。
中里巴人说:
就是贪欲在作怪,接下来他肯定就是一肚子怨气。
说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上礼拜我给他们讲的就是那个《灵兰秘典》“以此养生则寿”、“主明则下安”。心里安定,五脏六腑就都会踏实。你心里不踏实,光会什么这个经络穴位,光用什么药。永远也好不了。
现在大家老觉得这个药能治病。其实真是“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一旦有了心病,这药一点作用也没有。所以人说了,“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你的健康就危险了。
过去有一个词叫“心乱神迷”,心不明了,乱了,神也就昏了。这一神昏呢,各种病就都生出来了。心里不踏实,什么都好不了,所以很多病都是心在作怪。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也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说贪欲是与生俱来的。我不知道贪欲从哪儿来。但我知道我会避开贪欲。
人生以什么为目标?我的日常生活中追求什么?
《黄帝内经》有两句话:“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我的工作、生活,只以两个为目的:第一个是恬,第二个是愉。心里踏实,这就叫恬。什么事儿能让我心里很踏实,很舒坦,我就办;另外就是愉,什么事儿,如果能保证我心里愉快,我也办。有些事情尽管能得到一些钱,但是我不踏实、不高兴,总是觉得恐惧和忧虑,为什么要去办?
现在很多人都不会满足于平庸地生活,都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于是就有人问,什么是成功?“以自得为功”。自得,自我能够满足了,哎,感觉挺高兴,那就成功了。不是家长、社会期望你怎么样,或者说大家说你是大款,你有名有利才叫成功,而是我对自己的身心都非常满意,自得其乐,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每天我都能健康一点点,精神上、身体上能有进步,这就够了,就“自得”了。基于这两个,你就不会去学那些没用的、只是为了炫耀自己、哗众取宠或者是显示自己的知识,而只会学跟我有关的、能让我身心健康、能让我力量每天增加一点的东西。
一切由心而生。修正自己就是修正贪欲。比如美食,比如美酒,它是使我的生命得到成长,增长智慧,让我快乐的东西,而不能成为我的负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