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中里巴人:能够让大家感受到我这片心田,那就够了
(2010-04-21 12:58:51)
田原的话:
“我很喜欢《求医不如求己》,也很感谢中里巴人,但是我想他不是圣人,不可能每句话都是金玉良言,也许有些并不一定正确,但是这需要我们的学习和实践去辨别。如果某些人抓住人家的一些小错误或者是对人家的文章断章取义,就说人家是骗子,就太自以为是和狂妄了。”这是读者在中里博客上的留言。
我这样理解中里:他不是一病一招的被动应对者,而是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生命与自然,带给我们对生命、对心性的真切启悟,其实是在帮助我们回归生命本体。我也相信,像中里这样的人肯定还有很多,只是在冥冥之中大家相互期盼着。那份相同的生命色彩,带着独有的馨香在空气中回荡、找寻。
这样的感觉多好啊,中里巴人来了,万千网友互动,欣喜如歌,一场关于身体,关于中医的认知如浪似波。新思维、新理念、新关怀引来了我们对自己的热爱。我们的身体是什么?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和自己的内心又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们是否拥有更美的生命状态?
这是一个从来未曾清晰的问题。
作为关注者,我感受着中里一路走来,体会他的给与,感受公众的欢心。突然觉得,他已经被等待很久,这一片心田,温馨的话语,怎是一个美好了得!是慧者无疆的高士,又似《红楼梦》里那块通灵宝玉。
中里巴人说:
谢谢。有人也跟您说过类似的评价。总归是过奖了。其实我给人生做了一个总结:人生就有三个阶段,你想做的;你能做的;你能做好的。
生命是不同的。我只能感召和我同样生命色彩的人。而没有能力感召和我有抵触的。
我说人生就是一场奥运会,你参与其中已足够幸运,但是不可能每个竞技项目都能比划上。那么,选择与正确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什么是你想做的,感兴趣的事儿;什么是你能做的,你爱做的事儿;什么是你能做好的,你能够持之以恒做下去的,就是你能做好的事儿。
我现在做的这些事,还真是没有一件是强迫自己做的。因为我知道,强迫自己、为别人的意愿所做的事绝对做不好。而在这个过程里面,在这个项目中,你身边的人就是战友,在争先恐后中相伴随,最终完成这个比赛项目。
有句成语叫“同气相求”。因为你们选择了共同的感觉,就是说如果他心里面有这一方田地,那么就能够被感应。就像我和赵老师,他只说两句话,我就能理解全部含义,我们不需要更多的语言了。
可以说,我说一句话,旁人觉得你这话说得好像没什么意义,但田老师已经听到我这些话的背后,真正想说的是什么了。
其实是什么呢?因为我们心里都有这片田地,这个种子才能随时播撒出去。如果心里没有这片田地,你就算往他那块儿播撒,他那儿也是一块盐碱地,也发不了芽。
所以这个东西呢,不在于我是否有能力播种,而在于他是否是这块田地。其实真是不用你说得特别清晰,有时说得更动听也没用,你说得再精到,对方一句话也听不懂,就是因为他没有这种土壤。
我的话语,能够让大家感受到我这片心田,那就够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