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2.中里巴人的武学缘

(2010-04-19 08:22:56)
标签:

经络

得气

丹田

掌心

中医

武功

杂谈

分类: 《中里巴人健康私房话》现场版
    中里巴人说:
     就这么一点儿“特色”,其实也不算什么大本事。如果我再运运气,掌心也可以发出声音来……下次我咱们给大家专门表演一番。
    这个声音呢,是我的体内的气推动关节发出的声音。掌心也能发,手指头之间也能发,这主要是丹田得气了。
    其实我练的不是功而是气。我从三、四岁开始吧,就和父亲一起练习了。我父亲从小就拜八卦掌第三代传人尹玉章为师,后来成为第四代传人。我从小跟随父亲习武,但更多练习的是强身健体的内功,使丹田得气,而不是与人技击的招数。我父亲练了一辈子的八卦,称得上武功高强,却没办法将气灌到掌心。
    但是我打个坐以后,很自然地就灌过去了。怎么说呢?就像我的老师强调“形而上武”一样,就是要多体会武学里面的精髓,掌握了这个“道”,你才能把所学的东西贯通,否则就是光练了表面一些皮毛的东西,也就没什么价值。就像中医一样,生活中也没有人教过我,只是小时候家里有一些古代的医书和我祖父写的书。大多是木版繁体字,我从小就喜欢读。我祖父应该算是民间医师,解放前被菲律宾的一个富豪请去当私人医生了,所以我父亲也受了一些熏陶。
    我记的那个时侯,父亲就是让我抻筋、劈叉……以后呢,我家有很多沙袋,就让我练打肚子,就是敲肚子,我爸在那敲,我也跟着在那儿一块敲,自己练完功以后,能感觉到我的身体里有气,丹田的气汹涌而来。
    丹田得气是很热的那种感觉,总觉得体内像有火一样,自然要往四肢灌去,这四肢就觉得有劲儿。那时候家里有棵树,我就拿胳膊经常抡击大树,用后背撞树,感觉那会儿的气比较蓬壮,很自然就会运气,可以灌到四肢和掌心,以致发出声音。
    唉,一有这种感觉我就喜欢看这方面的东西,去找一些理论根据,而且家里有很多武功的书,他告诉我练这个功法是锻炼哪儿的。
    然后上学的时候不是都好强吗?就让同学打我肚子,就好多人一块打,挺厚的大木扳子,好多人往我身上抡(危险动作,请勿随意模仿),老师都感觉挺危险的,但是我就觉得没事,那时候好玩,比较爱争强好胜吧,但是我自己的兴趣不在练武上面。
    为什么要锻炼这个呢?因为练武的人对自己的身体很敏感,这个经络走到这儿,然后往那边儿走,或者说哪儿堵住了……唉,我一下就能感觉到,就使我对经¬络非常有感觉了。这是我对中医,对经¬络最开始的认识。
    这样一来,我对中医就有了兴趣,其实也不是刻意的,主要是它能解决我疑惑,所以我就开始非常愿意看这方面的书,就想着怎么用中医的东西,把脏腑里面的这些联系到一起,这“气”怎么就调到这儿了……我就有这种想法,而且我觉得好多东西都是天生的,后来可以说研读了中医各家经¬典,结合了现代医学的思想,自己有了一些感悟,觉得治病不如防病,关注疾病不如关注健康,这也是《求医不如求己》的最原始来源吧。
    我是先有实证,后找理论依据。先有一个亲身感悟,再用理论对照,哎,这个经络确实是这么走的。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往往是反其道而行的,针扎到别人身上,别人会有一些感觉,但整体的气血是怎么传导的,他感觉不到。所以他对经¬络不可能理解得很真切或者说很深刻。
    应该说“医武同源”这个词说得还是很到位的,你看金庸小说里面的武功高手大都也是医疗高手,就是因为他知道经¬络的走向。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对武学的研究和实践,我觉得自己对经¬络和中医古典的认识和理解就不会有现在这么深。其实这种东西算不了什么,就是在朋友面前有时候会运一下。
    上次我去江门那块儿,给他们一顿讲,那儿有一人说“咳,这种东西都是假的,哪儿有什么气什么的!糊弄人的比较多。”听他这么一说,他们那老总也是将信将疑了,也不反对他。我听着就是很别扭,我说,不知道的东西不见得就没有,像这个气的运化,很容易就能运用,边说我就开始运气,现场给他表演了一番,他支唔着,一句话不说了,老总立刻说,年轻人别胡说八道!
    有时候你不能去解释什么,只能用事实来说话,这些东西都不算什么,我也不想要说服什么,你不认同就不认同,其实无所谓,但是当时那个气氛让人感觉不舒服,我有好多朋友在这儿,都有点儿尴尬的样子,就他一人在那儿说呢,我一做完这个,那人立刻就不说话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