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留心处处皆养生
(2010-04-08 08:59:55)
在母亲家里,偶然看到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薄薄的,拿在手里很平常的一本书,不知不觉的,一天看一点,也读完了整本。再有时间的时候,还会挑着一段看,书中好多章节都让我心动。
“那是春天一个美丽的早晨,我独自坐在凉亭里看书,一股淡淡的香气迎面扑来,仿佛“春之神”穿亭而过。我分得出来那是含羞树的花香。我决定去看看,于是摸索到花园的尽头,含羞树就长在篱边小路的拐弯处。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含羞树的花朵在阳光下飞舞,开满花朵的树枝几乎垂到青草上。那些美丽的花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纷纷掉落。”
这些文字,出自一位又聋又哑的盲人之手。这样的生命个体以其独特的方式震撼了世界。海伦•凯勒,在两周岁时,因为一场高烧毁掉了视觉、听觉和声音。她生活在八十七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里,却给人类带来了不朽的光明。
现在我把这些文字写出来,内心仍然有些惶惑不安,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感觉到有些心痛,我感觉到生命的气息在我们健康人的身上显得稀薄。是对我们华美生命的视而不见?还是追逐中丢掉了本来的心境?甚至那种与生俱来的“感觉”都蒙尘了?
有哲人说,我们的整个世界都充满了隐喻和象征,尤其是世界中的人。因为人的背后总有许许多多的的东西。这样,世界和人,人和世界才会焕发出一种美感和魅力……最好让人成为象征,这样,才能使我们一颗感恩的心清楚地感受到某种圣言的召唤。
“雨水落在干涸的土地上是一件很奇妙的事,不是吗?它把树叶洗净了,土地也更生了。我认为我们都应该把自己的心智完全洗净,如同树木被雨水洗净一般,因为我们的心智被多少世纪以来的尘土沉重地覆盖着,那些尘土就是所谓的知识及经验。”
所以一直记得中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即使一块石头,一棵大树,他都能听见它们的心声,能与它们沟通……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