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肾有病累及肝,是母亲有病殃及孩子
(2010-04-06 08:52:30)
现实问题:
许多人搞不明白一个问题,有些人本来是心脏病,后来变成肺心病了;有些人本来是糖尿病,后来却又多了一个肾病综合症。其实即使不懂中医,明白了五行的原理,也知道了身体内部功能作用的相互影响与转换。
董草原解答:
应该说五行的用途很广泛,可以囊括天地之间的各种关系,又可以细微到人体内部。五行在人身体内,脏腑之间表现出来的各种关系,说明它们是一个生命整体,谁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人的精神体就是五行中的太阳。
古人把君比作太阳,臣比作五行,太阳统领五行以生万物。木火土金水轮流作用于万物,就像朝中的五位大臣轮流行使政令一样。
五行中的关系有相生、相克、同属和比。相生是互相生发,相生不是木柴生火的生,是父母生子的生。相生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用五行理论来讲,一个人的肾有病一定会累及肝,就是母亲有病殃及孩子。因为水木之间是相生的关系,即便把这种关系放到现实生活中,母亲病了怎不使儿子挂心奔波。父强则子恶,肾水过度,肝为子亢进,必伤肺金与脾土,必导致脏腑功能运作失常。失常就是病。五行最喜中和,也就是说五脏六腑功能作用必须要同时处于平等之度上。
反之就是相克,即互相克伏。相克是敌对关系,正常的制约关系称为“克”,比如金克木;克得太过了,就称“金乘木”;反向则为“木侮金”。我们看看,随着天地运转,大地到了春天,日历学上叫木当令。可是到了秋天,万木枯黄,天地间没有了一点春天的气息,这就是金克伏了木。金木水火土,在太阳的统领下,各司其职,各行其道,平等相待,共同作用于生命,生命才能正常生存发展。有强有弱,就失和、失衡、失调。“三失”至极,机能无法工作,人就死亡。
五行的有起有伏真是美妙,随着它的起伏四季也就出现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