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小儿王”——刘弼臣

标签:
21世纪中医现场田原访谈录 |
分类: 连载《21世纪中医现场》 |
田 原:公众都知道中医药介入“非典”之后,治愈率很高,并发症也少了,愈后非常好。
刘弼臣:是啊,也可以说是中医药救了“非典”;所以钟南山又讲了,这次“非典”也救了中医。他翻来覆去的讲。
田 原:应该说“非典”使中医药被世人重新认知,这对发展中医药有利。
刘弼臣:是啊。可是对上面的处理我有不同想法。钟南山成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州市中医院的一个邓书记,被授予烈士称号,世界卫生组织在视察的时候就讲了:广州市中医院治疗“非典”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最后表彰的时候,却没有功劳给广东省中医院。我们北京东直门医院也有意见,其实损失最惨重的是东直门医院,一个在中国的外国患者,到了我们实力最强的中医院看病,他有心火,不成啊,你不降心火,你还要用西医的办法治疗,那行吗?就像中医会议上讲啊,你中医院不找中医会诊,反而用西医的方法治疗,你搞什么啊?治不好了,怪我们东直门医院啊?
田 原:没有利用东直门医院的中医特色?
刘弼臣:就是呀,三天后那个病人死了,这个病人一死麻烦就大了。
田 原:给中医带来了负面影响。
刘弼臣:我们东直门医院的损失最大,一个主任和主任的夫人死了,护士也死了,有关部门这才反省,将病人转到了右安医院。现在还有患者因为“非典”后遗症——股骨头坏死,在那里接受治疗。
田 原:听说小汤山医院也有很多这样的患者。
刘弼臣:对,有些人的病情发展了,移到腿上啊,肩膀上啊,甚至造成股骨头坏死,所以这个非典病啊,还要研究啊。其实,我认为股骨头坏死不是不可治愈的病,它主要是因为缺铁,为什么缺铁?使用了大量激素!激素的常用量是多少?用来控制急性症状每天也不过40-60克啊!非典的时候一次都用到了120克呀!多惊人的数字。这样子,锌的排出会有多大呀!
田 原:为什么这样使用激素?
刘弼臣: 西医对病毒没什么特效药,在五十年前才开始发现病毒的,而且,病毒的变异性很大。抗生素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现的,但只能对抗细菌。现在西医对病毒,没办法。
田
刘弼臣:有些科学家讲了,病毒是慧星上的一些灰尘和泥土,给弄到地面上来了。
中医认为:天地之间有一种“疫”气,这是明朝名医吴又可提出来的,这个医生很了不起,对人类贡献很大啊!他发现了这种“疫”气——不是风、不是寒、不是热、不是湿……就在人的身上反应了。你说风吧,它跟风不同,不是伤风感冒;你说寒,也不是伤寒;他和伤寒病的症状也不同啊,你说热,它跟热病也不同。所以吴又可创建了“瘟疫”学说。瘟疫的理论就是从这来的,“非典”就是“瘟疫”。
田 原:用“瘟疫”学说来治疗“非典”?
刘弼臣:对呀,治疗上把瘟疫分三大类型,寒疫——用发寒的方法治疗;热疫(火疫)——用温凉的方法治疗;湿疫——用祛湿的方法治疗。所以“非典”呢,大家早期当寒症治疗,后期又当热症治,用上了大寒的石膏……结果呢?寒治、热治都没效,最后用祛湿的药才对了症。
田 原:这个“湿”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关系?
刘弼臣:有关系。我们说“湿”有两个方面,可“寒化”,也可以“热化”。
田 原:可以转化。
刘弼臣:对呀。所以临床上不能机械的治疗,要用临床经验试调。和1956年的乙脑一样,石家庄治疗就用“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寒热并用,效果很好。临床运用白虎汤要有四大症状:大汗,大喝,大热,大便干燥,不是随便用的。第二年,北京也有乙型脑炎了,再用就不行了,症状不符。因为57年,北京雨水多,湿气重,在白虎汤里加了燥湿的苍术,哎!效果就好了。石家庄的乙型脑炎属热病;北京的乙型脑炎,因为雨水多,属湿病。这些个经验要总结啊!
田
刘弼臣:(笑)这就是中医用药的功力,很微妙,很神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