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体阳气与疾病》

(2009-06-24 09:49:41)
标签:

李可

人体阳气与疾病

田原中医

养生保健

分类: 《人体阳气与疾病》

 

缘 起

 

    初识李可,源于一位中医名家的赠书——《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相赠时,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是真正的中医大家,是邓铁涛赞誉的“中医的脊梁”。拿在手里,是一本平常的书,后来我知道,这本在行外人看来有些晦涩的书,却是行内人争相收藏的宝贝,因为书中记载了李可从医五十余年来治疗急重症及疑难症的经验,总结出了大量的经验方并写有详细的辨证过程,毫无保留。而书中关于他本人的介绍,却仅有一篇千字左右的自序。二十八年蒙冤,五十余年间奔走于穷山僻壤为村人看病,将成千上万急危重症病人从死亡边缘救回……坎坷的经历、大医的胸怀和传奇的人生,吸引我前往追寻,追寻李老的行

踪,追寻这个谜一般的老中医。失望的是,通过各种渠道,历经将近一年的找寻,李老却仍行踪杳然——互

联网上有关李可老中医的信息不过寥寥数语,家中的电话打了无数次仍无人接听,除了李可曾任山西省灵石县医院院长这一线索,没有其他信息。

    或许,这位隐逸民间的大医在有意地回避传媒?或对主流保持着距离?

    有一段时间,大家聚在一起,琢磨还有什么方法能够找到李老。也许是因为我们都太渴望有这样一位良

医站出来为中医正名,也许是我们还庆幸世间仍存有这样淡泊名利的无私医者。总之,对李老的找寻变成了

同仁们最牵心的大事。

    终于,一年多后,电话那端长久以来的空鸣,奇迹般地转换成一位老人浑厚的声音……

    2007年10月20日,上午10点,李老夹着香烟坐在靠窗的沙发上,正和两位求医者说话。光芒透过落地窗照得满室生辉,将李老和他人笼罩在光影中。李可,面目清奇,瘦削,颧骨清晰可见,一双不大的眼睛,在稍显大的镜片后面透射出炯炯的光芒,衬着满头竖起的银发,显得倔强、有力;一件灰色毛衫,一条深蓝色牛仔裤,身形轻巧,看上去就不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家。秋阳饱满,落地窗隔开两个世界;李老的沉静恬淡与窗外的繁华喧嚣形成鲜明的对照。

    武侠小说里,常常有“骨骼清奇者”是天生的武学奇材。李老若生在古代必是这样的奇材,他手指关节凸起,形若竹枝,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始终习惯性地微弯,成号脉状,就是这三根手指,五十二年来“聆听”了十几万病人的脉搏……

 

 

《人体阳气与疾病》

田原老师和学生在采访李克老师

 

 

 

 

 

中医里没有高血压 老中医点醒迷糊人

 

田  原:您看上去挺硬朗,状态也非常好。李老今年有七十岁了吧?

李 可:七十八岁了。不乐观,也是一大堆的毛病。(笑)

田  原:是吗?看起来很健康,就是略瘦一些,俗语说:有钱难买老来瘦。(笑)您一直都这么瘦吗?

李 可:从年青的时候就瘦,我就是这种体质。

田  原:您看病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李 可:52年。

田  原:大半辈子都在看病呢(笑)。说起这次采访,我从去年初就开始给您家里打电话,一直打不通。后来打到山西省灵石中医院,也没有找到您。

李 可:我一般都不在。

田  原:刚才这个病人是哪儿的?

李 可:是北京郊区的。

田  原:他怎么知道您来北京了?

李 可:噢……他去过灵石,他夫人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整个关节变形,人不能动了。

田  原:哦,特意到山西找您,您给看好了?

李 可:现在差不多,走路问题不大。

田  原:今天他来是给自己看病,还是给他夫人看病?

李 可:他领他妹妹来的。

田  原:也是风湿病?

李 可:不,属于那个肾性高血压。

田  原:我们在网上搜集到一些资料,知道您看心脏病和重症心衰病人疗效非常好。

李 可:这方面多一些。

田  原:刚才说肾性高血压,这样的病人,您也有把握?

李 可:呃,也不能说有把握,有一部分人能好,那是各种条件都具备了。

田  原:除去各种条件中的其它条件,您完全用中药来治疗吗?治疗很多这样的病人?

李 可:是啊,很多。

田  原:都好了?

李 可:呃,对,基本上都好了。

田  原:这样说的话,西医和中医看来最难治愈的高血压,对您来说倒是挺轻松的?

李 可:也不一定。这种病很复杂,因为它不是单纯的哪一部分的病,而是整体失调。所以中医治疗高血压一般不会单纯地从某个东西入手,因为血压这个概念在中医里没有啊(笑)。

田  原:在中医里没有血压这个概念,那么,和血压相对应的是什么,就是身体失调,阴阳失调?

李 可:呃,这种病,一般来讲都是先天阳虚,先天阳气不足,有好些遗传因素,然后再加上后天失调。

人的头部啊,是阳气汇聚的地方,所以过去《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阳气就汇合在这个地方。这个高血压,为什么长时间治疗不好呢,就是因为浊阴啊,(它)窃踞了这个阳气的位置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和过去讲所谓“肝阳上亢”什么的,不是一回事。

田  原:我们不说西药降压的理念,就中成药来说,药店里治疗高血压的大多是针对“肝阳上亢”的。

李 可:这个东西啊,越打压那个肝阳,这个病越顽固,越好不了。

田  原:看来您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和方法,和普遍认为的有些不同。是否您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而更全面地去捕捉它。

李 可:和别人不一样。我认为一般来讲属于三阴病,肝、脾、肾,就是这三经的阳气过于虚了,它应该占的这个位置被浊阴占据了,你把它(浊阴)给疏散了,扫除了,就行了。

田  原:要按您这么讲,治疗高血压太简单了!(笑)

李 可:(笑)情况也不一样,但大部分是这样。

田  原:您能给我们举一个例子吗?让我们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简单。(笑)

李 可:2000年秋天,我的一个年轻弟子,中医根底不深,学眼科的。他治了一个农村农妇20多年的高血压,他的丈夫是煤矿老板,有钱了在外边胡作非为,女的就生气,突然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出血后不久,双眼什么也看不到了。这种暴盲,按照六经辨证,属于寒邪直中少阴。当时用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出了大汗,血压就好了,第二天人就醒过来了,眼睛可以看到人影,脑水肿减轻,小便也多了。之后近十年的时间,一直血压稳定,一劳永逸。这个在我的书里有,那个书印刷时印错了,印成我的病案了。但是这个他也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效果,也解释不了。

田  原:这事儿是挺奇怪的(笑),麻黄、细辛、附子按照现在的医学观点,是升高血压的,为什么到了您这儿反正能治愈高血压,而且是治了一例20多年的高血压?

李 可:现在有这样一个误区,麻桂主升散,血压高、脸红好像也是升散,因为有这样的关系,血压高就只懂得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不知道辛温的东西可以起效,麻桂还有这么好的效果。

田  原:本来血压就高了,还用貌似升压的药,李老,您的方法再一次被很多人不理解了。(笑)

李 可:血压为什么高?实际上就是机体有阻滞。机体是非常奥妙的,因为有阻滞,需要高的压力,才能够供养末端,这是个物理的道理。一般的药到不了末端。如果用西医的方法终身的服药,末端呢,又不断向机体发放指令,我这边不够吃了,赶快给我送吃的,这个指令始终存在,所以药要不停地用,你高一点儿我就给你压下来,使机体末端始终处于缺血的状态。用了麻桂以后,出了一身的汗,这个病就好了。

田  原:给了它助力,使血液冲在末端,压力自然就不需要存在了?

李 可:呃。卢火神曾经也讲过:扶阳就是两个,宣通和温补。用麻桂就是宣通,把阻滞拿掉,不需要那么高的压力就可以灌溉了。在南通开中医会议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从麻黄汤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暴盲引发的思考》,扼要的讲了讲关于麻黄桂枝附子在高血压中能用不能用,用了会有什么后果的问题。把大家的疑惑破解掉,如果这个解决不好,以后谁也不敢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