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拳法精要

标签:
杂谈 |
形意拳理论:
1. 两仪说:
两仪歌曰:“鹰熊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之源。”两仪者,拳中鹰熊之势,防守进取之理也。前人见有鹰熊竞志,因取法为拳,防守像熊为阴,进取像鹰为阳。名为形意者,像其形而思其意也。
2. 三节说:
所谓三节,即是梢节、中节、根节。以人的整体而言,头为梢节,躯干和上肢为中节,下肢为根节;以上肢而言,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其运动规律为“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
3. 四梢说:
人有血、肉、筋、骨,其末端曰梢,盖发为血梢,舌为肉梢,牙为骨梢,爪为筋梢。四梢用力,则可变其常态,使人畏惧。
① 血梢:恕气填胸,竖发冲冠,血轮速转,敌胆自寒,发毛虽微,催敌不难。
② 肉梢:舌卷气降,虽山亦憾,肉坚似铁,精神勇敢,一言之威,落魄丧胆。
③ 骨梢:有勇在骨,切齿则发,敌肉可食,眦裂目突,惟齿之功,令人恍惚。
④ 筋梢:虎威鹰猛,以爪为锋,手攫足踏,气势兼雄,爪之所到,皆可奏功。
4. 五行说:
五行拳包括劈、崩、钻、炮、横五拳,前人根据五行及五行生克的学说,结合中医理论形成的形意拳内与五脏相合,外与五官相配的理论。五行与五拳、五脏、五官相配的原理是:金在五脏为肺,在拳为劈拳,在五官为鼻(鼻通于肺);木在五脏为肝,在拳为崩拳,在五官为目(目通于肝);水在五脏为肾,在拳为钻拳,在五官为耳(耳通于肾);火在五脏为心,在拳为炮拳,在五官为舌(舌通于心);土在五脏为脾,在拳为横拳,在五官则为人中(人中通脾)。所以在五行拳中有谓:劈拳顺则肺气充,崩拳顺则肝气舒,钻拳顺则肾气足,炮拳顺则心气壮,横拳顺则脾气健。
5. 六合说:
形意拳讲求“六合”六合者,鸡、龙、熊、鹰、虎、雷,六形合为一体,表现为鸡腿、龙身、熊膀、鹰爪、虎抱、雷声。六合还包括“内三合”和“外三合”,其中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谓之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
6. 七拳说:
七拳实指人体头、肩、肘、手、胯、膝、足等部位的用法。形意拳廖有:“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中央;脚踏中门抢他位,就是神仙亦难防;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他意,束展二字一命亡;肘打去意上胸膛,起手好似虎捕羊;或往裹拨一傍,后手只在肋下藏;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能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得之难;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藏步变势难;膝打几处人不明,猛虎好似出木茏;和身展转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
7. 八字诀
顶一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
扣一肩扣气力达肘,手扣气力到手,足扣桩步力厚,齿扣筋骨紧缩。
圆一脊背圆则力催身,胸圆则两肋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宜。
抱一丹田要抱气不外散,心气要抱遇敌有主,两肋要抱出入不乱。
垂一气重则气贯丹田,肩垂则力推肘,肘垂则两肱自圆。
曲一两肘曲力富,两膝曲力凑,两腕曲力厚。
挺一颈挺精力贯顶,腰挺力达四梢,膝挺气恬神怡。
敏一心敏如怒猫攫鼠,眼敏如饥鹰捉兔,手敏如饿虎捕羊。
五行掌歌诀:
神拳源发云蒙山,祁祖燕宗王师传。 五行金木水火土,拳出摔拍穿劈拈。
拢胸抱月猿形式,探背松肩力自然。 胯似奔马脚似钻,三折九扣内中含。
深如阴阳浅如水,滴水穿石贵乎专。 三绝六妙奇绝手,择人而授莫妄传。
学而多思穷其理,功夫长久手为山。 仙鹤舒顶双手出,灵猫扑鼠步相连。
三环迎面撩阴腿,穿攉挤滚连珠箭。 化击炮下追魂掌,猿猴舒背反伸肩。
来
怪蟒翻身迅雷掌,金鸡掏米左右翻。 摇身膀趄颠狂步,跳涧穿山形似猿。
1
白蛇伏草身形变,夕牛望月出奇拳。 朝天拜佛香一柱,燕子投井走闯山。
R
翻胸挂印奇绝腿,猿猴探背绝掌连。 饿虎扑食掏心式,鹞子翻身打劈山。
猿猴遁避灵活巧,奇形化击摔拍钻。 浪子踢瓜左右腿,猿猴倒行探背长。
鹞子钻云劈山式,风摆嫩柳势骄杨。 二龙吐须双点目,狮子张口兽中王。
&
流星赶月捞月式,鹞子翻胸追魂掌。 狮子抖铃惊万兽,风摆荷叶奇腿藏。
白蛇吐信收拳势,反本归原精气杨。
八极拳小架拳术法诀:
无极动而生太极 万将无敌开神拳
托天盖地两仪肘 狮子抱球硬开弓
探手搓脸掌冲天 打下闭肘量天地
合手翻打似猛龙 霸王举鼎双摞肘
揣裆打下翻拦胯 五鼠出洞似闪电
窝炮搓打托枪势 推窗望月掸起手
炮捶提顶力担山 黑虎入洞意伺远
横押泰山劲有余 翻臂胯打转身急
抄手缠腕捋左右 探囊取物打上下
扬炮塌掌劲力沉 撩阴缠臂随步回
缩身穿袖盘提行 海底捞月回首观
翻身挂挞肩空沉 单仪顶肘闭身势
收势还元归中堂 平心敛意神怡然
马氏心意拳歌诀:
(一)武艺从来不乱传
无穷奥妙藏其间;
艺蓄蹲涮摇拧插,
踩扑裹束决外拿。
艺得不易难难难,
万勿随意撒世间;
如果尊公有师道,
真传自会对吾言。
“口衣”是打杀吼为令,
霹雳震川雷声;
内叫守洞尘技艺,
外称心意六合拳。
戴李二师传河北,
回族马师落河南;
追源溯本岳武穆,
姬老先师从开元。
(二)心意六合不乱传
无穷奥妙在其间;
若教狂徒无知汉,
惹祸招灾保身难。
(三)三节明后,五劲相佐;
踩扑裹束,惟决勿错。
(四)八势之中,三节宜明;
手身及足,八梢中根。
(五)学拳容易得艺难,
灵劲上身天地翻;
六合相聚人难躲,
遇人好似弓断弦。
(六)打法定要先上身,
手脚齐到才为真;
拳如炮形龙折腰,
遇敌好似火烧身。
(七)用必七拳,头肩肘手;
胯膝合足,相助为友。
(八)打法歌诀(七拳歌)
头打起意站中央,深奥齐到人难挡;
脚踩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亦难防。
肩打一阴返一阳,两手只在暗处藏;
左右全凭盖势取,缩长二字一命亡。
肘打起意剑囊,寒光一闪人则亡;
盘沉横挑变无定,莫发人亡其不详。
手打起意胸膛,其势好似虎扑羊;
沾实用力须展放,两肘只在肋下藏。
胯打阴阳左右边,两足交换须自然;
左右进取宜敛劲,得心应手敌处翻。
膝打要害能致命,两手空晃绕上中;
金鸡独立势妙用,强身胜敌乐无穷。
足踩正意勿落空,消息全凭后腿蹬;
蓄意须防被敌觉,起势好似卷地风。
(九)四梢歌
人之血、肉、筋、骨之末端曰梢。盖发为血之梢,舌为肉之梢,牙为骨之梢,爪(甲)为筋之梢。四梢用力,则可变其常态,能使人生畏惧焉。
肉梢:
舌卷气降,虽山亦撼,肉坚似铁;
精神勇敢,一言之威,落魄丧胆。
血梢:
怒气填胸,竖发冲冠,血轮速转;
敌胆自寒,发毛虽微,摧敌不难。
骨梢:
在勇在骨,切齿则发,敌肉可食;
眦裂目突,惟齿之动,令人恍惚。
筋梢:
虎威鹰猛,以爪为锋,手攫足踏;
气势兼雄,爪之所到,皆可奏功。
(十)六合歌
身成六式: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
六合者:鸡、龙、熊、鹰、虎、雷。心意拳之身法,六形合为一体。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是为六合也。
两仪歌曰:“鹰熊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之源。”两仪者,拳中鹰熊之势,防守进取之理也。前人见有鹰熊竞志,因取法为拳,防守像熊为阴,进取像鹰为阳。名为形意者,像其形而思其意也。
2. 三节说:
所谓三节,即是梢节、中节、根节。以人的整体而言,头为梢节,躯干和上肢为中节,下肢为根节;以上肢而言,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其运动规律为“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
3. 四梢说:
人有血、肉、筋、骨,其末端曰梢,盖发为血梢,舌为肉梢,牙为骨梢,爪为筋梢。四梢用力,则可变其常态,使人畏惧。
① 血梢:恕气填胸,竖发冲冠,血轮速转,敌胆自寒,发毛虽微,催敌不难。
② 肉梢:舌卷气降,虽山亦憾,肉坚似铁,精神勇敢,一言之威,落魄丧胆。
③ 骨梢:有勇在骨,切齿则发,敌肉可食,眦裂目突,惟齿之功,令人恍惚。
④ 筋梢:虎威鹰猛,以爪为锋,手攫足踏,气势兼雄,爪之所到,皆可奏功。
4. 五行说:
五行拳包括劈、崩、钻、炮、横五拳,前人根据五行及五行生克的学说,结合中医理论形成的形意拳内与五脏相合,外与五官相配的理论。五行与五拳、五脏、五官相配的原理是:金在五脏为肺,在拳为劈拳,在五官为鼻(鼻通于肺);木在五脏为肝,在拳为崩拳,在五官为目(目通于肝);水在五脏为肾,在拳为钻拳,在五官为耳(耳通于肾);火在五脏为心,在拳为炮拳,在五官为舌(舌通于心);土在五脏为脾,在拳为横拳,在五官则为人中(人中通脾)。所以在五行拳中有谓:劈拳顺则肺气充,崩拳顺则肝气舒,钻拳顺则肾气足,炮拳顺则心气壮,横拳顺则脾气健。
5. 六合说:
形意拳讲求“六合”六合者,鸡、龙、熊、鹰、虎、雷,六形合为一体,表现为鸡腿、龙身、熊膀、鹰爪、虎抱、雷声。六合还包括“内三合”和“外三合”,其中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谓之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
6. 七拳说:
七拳实指人体头、肩、肘、手、胯、膝、足等部位的用法。形意拳廖有:“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中央;脚踏中门抢他位,就是神仙亦难防;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他意,束展二字一命亡;肘打去意上胸膛,起手好似虎捕羊;或往裹拨一傍,后手只在肋下藏;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能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得之难;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藏步变势难;膝打几处人不明,猛虎好似出木茏;和身展转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
7. 八字诀
顶一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
扣一肩扣气力达肘,手扣气力到手,足扣桩步力厚,齿扣筋骨紧缩。
圆一脊背圆则力催身,胸圆则两肋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宜。
抱一丹田要抱气不外散,心气要抱遇敌有主,两肋要抱出入不乱。
垂一气重则气贯丹田,肩垂则力推肘,肘垂则两肱自圆。
曲一两肘曲力富,两膝曲力凑,两腕曲力厚。
挺一颈挺精力贯顶,腰挺力达四梢,膝挺气恬神怡。
敏一心敏如怒猫攫鼠,眼敏如饥鹰捉兔,手敏如饿虎捕羊。
五行掌歌诀:
神拳源发云蒙山,祁祖燕宗王师传。 五行金木水火土,拳出摔拍穿劈拈。
拢胸抱月猿形式,探背松肩力自然。 胯似奔马脚似钻,三折九扣内中含。
深如阴阳浅如水,滴水穿石贵乎专。 三绝六妙奇绝手,择人而授莫妄传。
学而多思穷其理,功夫长久手为山。 仙鹤舒顶双手出,灵猫扑鼠步相连。
三环迎面撩阴腿,穿攉挤滚连珠箭。 化击炮下追魂掌,猿猴舒背反伸肩。
来
怪蟒翻身迅雷掌,金鸡掏米左右翻。 摇身膀趄颠狂步,跳涧穿山形似猿。
1
白蛇伏草身形变,夕牛望月出奇拳。 朝天拜佛香一柱,燕子投井走闯山。
R
翻胸挂印奇绝腿,猿猴探背绝掌连。 饿虎扑食掏心式,鹞子翻身打劈山。
猿猴遁避灵活巧,奇形化击摔拍钻。 浪子踢瓜左右腿,猿猴倒行探背长。
鹞子钻云劈山式,风摆嫩柳势骄杨。 二龙吐须双点目,狮子张口兽中王。
&
流星赶月捞月式,鹞子翻胸追魂掌。 狮子抖铃惊万兽,风摆荷叶奇腿藏。
白蛇吐信收拳势,反本归原精气杨。
八极拳小架拳术法诀:
无极动而生太极 万将无敌开神拳
托天盖地两仪肘 狮子抱球硬开弓
探手搓脸掌冲天 打下闭肘量天地
合手翻打似猛龙 霸王举鼎双摞肘
揣裆打下翻拦胯 五鼠出洞似闪电
窝炮搓打托枪势 推窗望月掸起手
炮捶提顶力担山 黑虎入洞意伺远
横押泰山劲有余 翻臂胯打转身急
抄手缠腕捋左右 探囊取物打上下
扬炮塌掌劲力沉 撩阴缠臂随步回
缩身穿袖盘提行 海底捞月回首观
翻身挂挞肩空沉 单仪顶肘闭身势
收势还元归中堂 平心敛意神怡然
马氏心意拳歌诀:
无穷奥妙藏其间;
艺蓄蹲涮摇拧插,
踩扑裹束决外拿。
艺得不易难难难,
万勿随意撒世间;
如果尊公有师道,
真传自会对吾言。
“口衣”是打杀吼为令,
霹雳震川雷声;
内叫守洞尘技艺,
外称心意六合拳。
戴李二师传河北,
回族马师落河南;
追源溯本岳武穆,
姬老先师从开元。
(二)心意六合不乱传
无穷奥妙在其间;
若教狂徒无知汉,
惹祸招灾保身难。
(三)三节明后,五劲相佐;
踩扑裹束,惟决勿错。
(四)八势之中,三节宜明;
手身及足,八梢中根。
(五)学拳容易得艺难,
灵劲上身天地翻;
六合相聚人难躲,
遇人好似弓断弦。
(六)打法定要先上身,
手脚齐到才为真;
拳如炮形龙折腰,
遇敌好似火烧身。
(七)用必七拳,头肩肘手;
胯膝合足,相助为友。
(八)打法歌诀(七拳歌)
头打起意站中央,深奥齐到人难挡;
脚踩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亦难防。
肩打一阴返一阳,两手只在暗处藏;
左右全凭盖势取,缩长二字一命亡。
肘打起意剑囊,寒光一闪人则亡;
盘沉横挑变无定,莫发人亡其不详。
手打起意胸膛,其势好似虎扑羊;
沾实用力须展放,两肘只在肋下藏。
胯打阴阳左右边,两足交换须自然;
左右进取宜敛劲,得心应手敌处翻。
膝打要害能致命,两手空晃绕上中;
金鸡独立势妙用,强身胜敌乐无穷。
足踩正意勿落空,消息全凭后腿蹬;
蓄意须防被敌觉,起势好似卷地风。
(九)四梢歌
人之血、肉、筋、骨之末端曰梢。盖发为血之梢,舌为肉之梢,牙为骨之梢,爪(甲)为筋之梢。四梢用力,则可变其常态,能使人生畏惧焉。
肉梢:
舌卷气降,虽山亦撼,肉坚似铁;
精神勇敢,一言之威,落魄丧胆。
血梢:
怒气填胸,竖发冲冠,血轮速转;
敌胆自寒,发毛虽微,摧敌不难。
骨梢:
在勇在骨,切齿则发,敌肉可食;
眦裂目突,惟齿之动,令人恍惚。
筋梢:
虎威鹰猛,以爪为锋,手攫足踏;
气势兼雄,爪之所到,皆可奏功。
(十)六合歌
身成六式: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
六合者:鸡、龙、熊、鹰、虎、雷。心意拳之身法,六形合为一体。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是为六合也。
前一篇:中国传统武术的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