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启蒙的正确打开方式,也许在这里(附素材)|ki妈蒙式数学启蒙奇数和偶数2

(2018-04-24 13:58:06)
标签:

数学启蒙

蒙台梭利

亲子游戏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分类: 数学启蒙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cb9e16014f4e889258320451d469f00f.jpg

 

奇数和偶数2

ki妈蒙式数学启蒙系列8

 文:ki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跟娃一起玩,ki妈微信:maoerhutong,欢迎交流

 

最近这两个月来,kiki的成长中,又面临很多新的困惑,孩子的成长总是在不断挑战父母的能力,最近越来越发现亲子沟通需要同步升级了。

 

孩子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不断在变化,所以后面这段时间,会针对5周岁的孩子,如何系统引导孩子的个性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做更多的讨论和分享。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8980bd3fa5c980ebeb5726c0528a76a8.jpg

蒙式数学启蒙这期是第8期了,主题是奇数和偶数,基本一周一次的亲子游戏课程。往期ki妈蒙氏数学启蒙列表如下:

 

1:  ki妈蒙氏数学启蒙开篇

2:  数与量1|ki妈蒙氏数学启蒙系列

3:  数与量2|ki妈蒙氏数学启蒙系列

4:  家庭测量课|ki妈蒙式数学启蒙系列

5:  数字起源|ki妈蒙氏数学启蒙

6、数字0|ki妈蒙氏数学启蒙

7、ki妈蒙式数学启蒙之奇数偶数

 

本期亲子游戏全过程请见以下视频,半个多小时,截取了13分钟,包括了4各小游戏。kiki从刚开始的不怎么配合,用了激将法,到后面越玩越开心,也说明了,数学游戏也可以很有趣。(本文涉及的免费素材,请至文章末尾索取)

 

(视频地址:https://v.qq.com/x/page/r06362jhnyz.html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fe9a1611b089c1725446fb911a63576e.jpg

 

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kiki已经掌握了,但是找规律:比如2、4、6、8、0结尾的数字是偶数,对于她来讲还是有点难度。对于两位数的偶数,她依然要通过具体数量来判断。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b3fb0ce6b2e70202a60194a02ddfa984.jpg

 

这样看来,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还没有到一个比较好的阶段。所以,并没有在上面进行更多的探索。

 

而百数表,因为上期做过规律探讨,她对奇数列和偶数列,这个倒是记得很牢。如果写一个46,她会对照白字表,找到数字,看是不是在偶数列,确认是奇数还是偶数。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ac035d0dc328def246862303e937ec71.jpg

 

这点说明,她已经有找工具的意识。但是对于演绎推理,还是比较弱的。

 

对于这些,下次会进行简单的主题游戏适当提升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881edf77376d9d2c95b1f434b9344116.jpg

 

奇数偶数不仅仅是数量,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意义,比如偶数,总是给人感觉平稳感,桌腿、车轮都是偶数的。这个游戏是通过观察身体部位的奇偶来感受两种数的区别。

 

kiki问我:为什么眼睛是偶数,为什么鼻子是奇数呢?

 

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实验:让kiki闭上眼睛,碰我手里的笔。结果是,定位有偏差。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7b1ce68fc1cc9be18540681acbfa5c5e.jpg

kiki又改进了实验,让我闭上一只眼睛,套笔套,结果也很容易产生偏差。

 

这个游戏非常有趣,kiki很喜欢玩。其实真想感受下,如果有三只眼睛,看到的东西会有什么区别。

 

跟kiki说:如果身体的奇偶性都反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于是,kiki画了这样的画。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dc3b4f29f65a0086bc6184e8e457a0a1.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85046eb022ed41cf6b6883ee144dff5b.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cb9b7fe73eae1c4d4ee246ba69ed035a.jpg

 

这个游戏,其实也是奇偶规律的一个探索。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fc1025338af56f0338d6680715c2ff14.jpg

 

一张纸的时候,每戳一个洞,数量就是1、2、3、4、5,

而两张纸的时候,每戳一个洞,kiki能够推算出数量:2、4、6、8、10

 

但是对于第二张纸,都出现偶数的情况,还需要演示下,对称,每个数都有朋友的情况下,才能说出偶数。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50216a06e9cef17d9507f2708a946067.jpg

 

打印以下素材,做两个骰子,我们以前做过,有现成的,所以没有重新做。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7f20eac9a930dac9ad95d0ac642f7acd.jpg

 

后面会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法的主题,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有真正开始接触加法。

 

这个游戏的设计,本意是让孩子快速的观察到两两配对后,有没有剩下的,以此来判断奇偶。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f27de9ce19ad5e3339819e6f3f1cf95e.jpg

 

奇偶从量上来说,就是能不能两辆配对,而从数上来说,就是是不是以0、2、4、6、8结尾的。目前,对5岁的kiki来说,还是只能从量上出来,观察是否能配对,还不能够直接依靠观察尾数来判断奇偶。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fab36c40d9c6c6519b9b4d190e0c1e5c.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0b2d310119b2c9f459ecaba11c4eb05d.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b6b2dfed09336acdd0267a673474653d.jpg与其焦虑民办,不如给孩子优质的陪伴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3b2ccc180b8dc050ec4bf02476643134.jpg

如何带娃领略世界不同文化?(附素材)|ki妈地理启蒙系列之非洲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8fb7c08584e9f0d79950975348ebfd3b.jpg

如何治娃的拖延症?(含实践素材)|ki妈儿童行为手记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b1f31ae07cc544754a94bdd33affda6e.jpg

如何让娃在日常中说英语?(附素材)|ki妈英语启蒙之action words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1504b0d6d8ff2d006cb2edd9529fd994.jpg

ki妈走近艺术大师系列之4埃舍尔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6d78a4bd6af224e4e87115d55388c4e6.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b8d6d1fe4a48a1c99a35cd4c465d5eb7.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4c79be0fa55cb4d87726f4444df0ef64.jpg

 

点击 “阅读原文”   ,即可查找你想要的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