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孩子喜欢数学?(附素材)|ki妈蒙氏数学启蒙系列4

(2018-03-06 15:44:50)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亲子教育

育儿

数学启蒙

分类: 数学启蒙

 

识数阶段,从数字起源开始

ki妈蒙氏数学启蒙系列4

文:ki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跟娃一起玩,ki妈微信:maoerhutong,欢迎交流


在数学启蒙的时候,我更有意识的把数学发展的历史放在时间长河里。我经常提到,孩子的思维方式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因为我们现在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简单,但是怎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最终依赖的是孩子的思维方式。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f588546d5fe4c80a2a78c51617276bf0.jpg

 

那什么是思维方式呢?

 

思维方式就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认知、行为和发展。

 

比如本期开始接触数字。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数字的形成,去了解人类为了计数都用了哪些的方式;这种发展对我们日后的学习生活会有什么启发;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使5岁左右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并相信一定有更好的引导方式等待挖掘……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77318e0266ed64d547550c557ba36713.jpg

 

这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从大处讲,技术革命中出现的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到现在热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同时也是思维方式的革命。

 

思维方式有好坏之分,好的方式可以让人进步更快,而坏的就会把人禁锢。

 

思维方式可以引导,这就需要接触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方式,不断从阅读和实践中进行分析总结,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

 

儿童的思维方式还在建立的过程中,在他小的时候,若接触到一些好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她认识这个世界,更好的成长。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bc93f14163d730775787e0fd3c3eb3dd.jpg

 

所以,ki妈蒙氏数学启蒙,并不是传统的带孩子认数、做算术、以便更快的适应小学学习。他更多的是传达出多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是拓展孩子的思维,并且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两点才是ki妈启蒙的内核。我每期的内容也都是从这两点来考量的。

 

本文关于数字的发展史,父母先从文章末尾的推荐的纪录片进行了解,ki妈在游戏设计的环节,也参考了这些优秀的纪录片。在看的过程中,不得不感慨,如果我小的时候能了解到这些,也许我对数学可能会更感兴趣。

 

ki妈蒙氏数学启蒙系列:

 

别等小学了,才想到培养“数感”|ki妈蒙氏数学启蒙开篇

ki妈蒙氏数学启蒙系列1数棒游戏

ki妈蒙氏数学启蒙系列2

ki妈蒙式数学启蒙系列3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ff25109b8dc62d65348706ad0955b0bb.jpg

 

掏出一张白纸,摆好了豆子,跟kiki说,如果她不认识数字,那会怎样记录这些豆子的数量?

 

她画出了豆子的图形,但是慢慢的,豆子越来越多,她就不想画了。(公众号:跟娃一起玩)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3e7a9a288a6c0c3cfd60d625467a3bd7.jpg

 

但是豆子越来越多,每次看这个记录不能快速的看出来怎么办?于是想出了,把豆子分成排。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d3c2ddd145d7ec4fc3cefd9f278fe0b7.jpg

 

既然画豆子这么麻烦,而且古代人没有纸,都要刻在物体上,有什么办法可以简单一点。于是想到了简化成一杠。

 

在这个过程中,kiki一开始对记录豆子不感兴趣,但是随着问题的提出,她进入状态,跟我一起去思考。特别是怎么样快速的看出数量。

 

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十几个,如果几十个,几百个呢?

 

问kiki:想不想看看我们古代的人,他们是怎么想办法来记录数量的?

kiki立即说想。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3d2afd2a0acb10dc664d6dfbe357fe0c.jpg

 

观察素材,我们发现,埃及人就是这样的通过排列竖线,来方便快速读出数量。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470954e5285d4b2ecf573bb643206066.jpg

 

我们中国的算筹,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记录,唯一不同的是,到6的时候,通过横线来表示数量5,再加上1根竖线表示6 。两位数,只是简单的跟kiki提了一下,内容量太大容易分散焦点。

 

古巴比伦和玛雅虽然符号有区别,但是基本也是这样的记录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玛雅的数字出现了0,而中国只用空位来表示。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061d0806cd14654817cea600e9f395fc.jpg

 

下图是kiki尝试用古巴比伦的方法来计数,她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当她做对的时候,我惊讶的表情,能让她得意好大一会。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dfc7a5e6f456e5af8a70f46b0023279d.jpg

 

罗马数字和钟表相结合,让kiki感受很深,这几个国家之间的数字的同异之处,也开拓了kiki的视野,对数字的认识也更深刻。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17deb523ef8415ecc3a428b38d3de561.jpg

 

最后提到了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古印度,它是唯一一种1-9用了不同的符号来代替的,彼此没有相关性。但是这样的文字,居然被世界广泛使用。其他国家的数字都是叠加的,而他们是独立存在的符号。

 

以前看过一部短片,讲了有个部落用了30个不同的符号来表示1-30,这个实现起来很难,所以10个刚刚好。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b3073068f92786383b00b4babfc9cb51.jpg

 

蒙氏数学启蒙比较吸引我的地方,从五感来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游戏设计也让孩子更专注。蒙氏教具很多,我本着能自己动手绝不买的原则。所以,这期新出现的教具:砂纸数字版,我来自制。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5e5d53f5a99f7e5f08a525ecc2aaaab2.jpg

 

打印素材后,按步骤操作即可。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432f3566351d1d68f9090f54ee5d5fd5.jpg

 

kiki很喜欢这样的花式描法,因为看的多,虽然没有教,她自己会写,6跟9老是写反,我以前从没提过,这次砂纸数字做好之后,我给他提了出来。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8afc3cfdbcba436ec951dc394869d8e7.jpg

 

砂纸数字板做好之后,很多游戏可以进行。不认识数字的孩子,可以循序渐进的玩游戏1,一次可以接触1-3个数字。

 

熟悉数字之后,可以玩游戏2和3。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5a0051af9dbb9c481af52001a4dafa21.jpg

 

对于kiki,就直接玩游戏2和游戏3。我和她轮流玩数字猜猜猜,发现这个游戏对她而言,基本没有难度。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f1f846bbd3b9642f98cccafc29a5a968.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62a9436d51302139148dc8255be81fa7.jpg

 

这个主要是用来复习以前的测量,也刚好把今天掌握的数字运用到之前的操作上去。上期内容:ki妈蒙式数学启蒙系列3

 

找出之前的物体测量练习,让她把读书都标注。只是,这点她不配合,只愿意标准物体长度的读数。兴趣为主,还是只要想跟你玩,说明是感兴趣的。不用纠结于孩子偶尔的跑偏。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69416fe1c49836cfafd3f1e1303ae80c.jpg

 

复习一下米,上次量过,1米的长度刚好是kiki手臂开张后的距离。建议她用手臂米尺测量了家里一面墙的宽度,kiki很喜欢这样的测量。

 

下面就是做米尺刻度,依然拿出上次纸做的米尺,标注了刻度,没有写上数字,分米我来填写,厘米的单位,kiki填写。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f24cb73914a4117cdc5b4d8edc309d03.jpg

 

写完后用来测量10cm以内的小物体,让kiki自己读数。比较一下标注数字和没标注数字的区别。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e1694f0db8dff59fa6d8b98a252db979.jpg

 

数字就是让我们能够快速的读出对应的数量。

 

 

—— 延伸阅读 ——

 

 

1、适合孩子看的中文短片:《数字的起源》

 

这段视频编辑的非常好,有关于中国算筹的介绍。当然,很多内容将各大纪录片的一些片段做了整合。

 

 

 

2、BBC的数学系列纪录片第一集《宇宙的语言》

 

里面就一部分记录了数字是怎样发展传播起来的,适合家长看。

 

 

 

3、NOVA出品的数学记录片《数学大迷思》

 

非常酷炫的方法讲了数学之美,其中也有包括数字的演变史,很适合和孩子一起看。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b7cba8e87f712238c78570c5a9d95cab.jpg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249309/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e066e77c769f0c7b08997b4fbab66a04.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b8d6d1fe4a48a1c99a35cd4c465d5eb7.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4c79be0fa55cb4d87726f4444df0ef6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