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例的意义

(2019-06-12 08:36:45)

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经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过程和运用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的兴趣,体会事物间的相对联系,培养探究精神。

重点难点:

1.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知识。

教学准备: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抓住联系,提出问题。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打牢基础,感受生活的国旗,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学生独立求出各比的比值。

1)教师:在求比值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学生: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教师: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把这两个比画上横线。

: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7=106。课件显示:106”和“4.52.7”同时闪烁,接着两个比下面的比值隐去,再用等号连接起来。

2)前面的两个比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吗?为什么?

教师将课件后面的两个比隐去。

学生:不能,比值不相等。

教师小结: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

教师板书:比例。

二、自主学习,汇报展示。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内容呢?

生:比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

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吧,到底什么是比例呢?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例1

找出每面红旗长与宽的比。

求出每个比的比值。

哪几个比的比值相等?

2.学生自学完以后,教师逐个问题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在黑板上:

 2.41.6=3:26040=3:2

3.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板书:2.41.6=6040

师: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观察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做比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

师: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教师用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足学生自主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探究,创建一种开放式的积极互动的课堂。

三、以反悟正,深入探究。

1.找比例。

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过程要求:

学生猜想另外两面国旗长、宽的比值。

求出国旗长、宽的比值,并组成比例。

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知识进行巩固。

1)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2)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4)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

5)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6)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设计意图:总结规律和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问题变式,开放练习

3.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12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并达到活学活用。

五、梳理知识,分享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师生共同归纳。

设计意图:在总结的过程中,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经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过程和运用过程,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的兴趣,体会事物间的相对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