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业形式应多样,体现层次性

(2014-06-13 13:25:45)
标签:

育儿

      在这里提出的形式,主要是指作业布置的方式。一学期中统一由老师布置同一规格的作业是不科学的,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别作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完成作业的热情,从而优化个性,使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分层作业: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分层作业就是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A、B、C三种难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例如学习圆的相关知识以后,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练习:A 求几个圆的面积和周长;B  求由简单圆和其他组合图形面积;C 研究这几个图形如何组合表面积最大(小),有什么规律?这些作业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弹性作业:就是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先向全班学生提出一种共同的最低层次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这个基本作业要求的前提下,无论在作业的数量、难度,还是在完成时间等方面都允许他们有一定的弹性。弹性作业的最大特点是教师对不同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难度和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它实质上是一种自主性的开放性的作业体系。如对班上学习能力强、资赋优异的学生,可以给他们进一步充实作业;而对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完成最基本的作业要求即可。真正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个别作业:所谓个别作业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特点所布置的不同的作业,可以针对学生的优点来设置,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缺点来进行。例如:有的学生计算能力弱,可以要求他每天做准确几道计算题;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可以要求他每天读对几道数学题;而有的学生好思考,可以让他去研究简单数学规律的推导。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施新课程,要求不断变革我们的教学行为方式。从作业设计方面说,我们的出发点应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这是作业设计的核心所在。而要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在作业的“趣”上动脑筋,做个有思想有创新的教师,经常变换花样,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学,满怀喜悦地做。让数学和生活接轨,体现其应用价值,则是数学作业设计的本质要求。总之,数学作业不应单纯靠数量取胜,而应求质变,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只有这样,作业才会充满魅力,学生的灵气才能得以展现。只有这样,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游戏,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享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