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2012-06-10 12:20:26)
标签:

旅游

访古探幽

分类: 山东旅游

      6月2日下午,出洪范镇书院村,来到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云翠山,位于山东平阴县洪范池镇政府南2公里处,大寨山西。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势南北走向,山脊约5公里,高474.9米。遍山林木青翠,荫接影连。峻峰陡立,奇景叠献。山泉流淌,浸花润木。山寺隐约,古迹众多。这里林深、寺幽,泉清、峰秀,堪称休闲旅游佳景。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主要景观有南天观、天柱峰、笔架峰、日月泉等。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云翠山原来有石砌盘路通到南天观。2000年春,洪范池镇政府修成了1700多米长的环山公路,直通南天观。这样一来,南天观就成了人们游云翠山的第一景观了。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进山门不远就有座灵官殿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南天观建于云翠山北侧一环形山腰处。因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号长春)曾修炼于此,其弟子在此筑观,名为南天观。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南天观当时是闻名的四大观(北京白云观、济南长春观、邹城峄山长青观、洪范南天观)之一。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南天观创建于元代至大四年(1311),明隆庆年间重修。当年,主要建筑有玉皇阁、蓬莱仙院、凭虚阁、长春阁、真武观、三真观、戏楼、看台等。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南天观的整体建筑依山势而建,分为下中上三重院落,占地约3600平方米。在院落的中轴线上,从南往北依次有玉皇阁、长春阁、凭虚阁,三座建筑南北相望。长春阁,二层,坐北朝南,东西长约10米,南北宽4米,檐高约8米,脊高9.5米,两层建筑。可如今,长春阁已不复存在,其他建筑多已重修。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西半部玉皇阁及蓬莱仙院、长春阁南北相望。东半部三真观与真武观前后相连。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南天观第一进院是蓬莱仙院。院内主建筑为凭虚阁,又称蓬莱仙阁,也是南天观的北大门,二层,坐北朝南。阁南东端筑石阶可登二层。阁西侧筑有石砌平房3间。阁底层南北正中各设一门,南通蓬莱仙院,北通戏楼看台。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蓬莱仙院南北相望,南院比北院高约3米。这段石崖全用块石砌起。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观内绿树成荫,泉水长流,清新幽静。其中有四棵古树十分醒目,东侧两棵楷树,西侧两棵柿树,枝叶茂盛。传说植于建观之初,隐意为“清凉世界”。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在这段石崖中间有一拱形石洞,便是来复泉回阳洞,又称长春洞。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洞坐南朝北,洞南半部中央有两泉池,即日月泉。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月泉在南日泉在北,两泉相邻而不相连,月泉用一块新月形中空石板覆盖,日泉用一块中为圆洞的石板覆盖,故得名。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南天观的蓬莱仙院院落内有元、明、清时期所立石碑10余通,多记述着云翠山的风光和南天观的兴衰。其中记曰:“云翠山林壑优美,望之如翠,碧树沉阴,悬崖参差而罗列,峻岭环匝而萦回。”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在观的西侧有建于元至元四年(1276)“云翠山南天观”西透龙碑石碑一通。碑高2.4米,宽1.2米,龟趺龙首。此碑系瀚林院承旨李谦撰文,文字和雕刻都十分精美。该碑的碑额由邱处机的弟子杨道远题写。在这尊透龙碑的正面,记载着南天观建观的一些情况。据碑文记载,南天观最初的名字叫天观,从公元1248年开建,历时63年,建成于公元1311年。在碑的背面,刻有全真宗派之图。该宗派之图的第一行刻有:重阳全真开化真君王;第二行刻有:长春演教通密真人邱;第三行刻有:冲虚大师王志演。这块透龙碑上关于全真派家谱的记载对于研究道教全真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在南天观的中院,有一洞名为“悟庵洞”。该洞是明万历年间南天观的道长徐道仙修炼的地方。徐道仙道号“悟庵”,常年在该洞打坐修炼,因此该洞就命名为“悟庵洞”。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南天观道长为了惩罚那些不守规矩的道士,在“悟庵洞”的洞口前,建了一间小石屋,并在门楣上题写了“都天纠罚”,以戒弟子。如有再犯者,将会被投进这间低矮的小石屋,禁闭思过。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现在,当我们走进这座“悟庵洞”时,可以看到当年徐道长打坐修炼的地方。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在座位的正上方的洞顶上,有一小洞。据说,当年徐道长每每修炼到一定程度,就能从座位上徐徐飘起,然后顺着头顶上的这个小洞一直飘到上院玉皇阁内。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后来,徐道长去世后,有些道士不守规矩,利用这个小洞,将正在上院玉皇阁内叩拜的貌美女施主拉下洞,行不轨之事。直到清代乾隆年间,这个秘密才被时任道长的李在诚发现并制止。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玉皇阁坐南朝北,东西三间长9米,南北宽4米,拱门方窗,齐檐高2.5米,脊高4米,墙为大块青石砌垒,小灰瓦覆顶,脊顶及檐角有雕砖雉尾等饰物,内设玉皇大帝塑像。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长春观东侧有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云翠山天柱观新建玉皇阁记”碑,碑高2.4米,宽1米,龟趺龙首。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此碑由于慎行撰文,孟一脉篆额,乔学诗书丹。因三人都是同朝进士,且都是东阿县人,因此又叫三进士碑。

 又称“东透龙碑”碑。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出南天观,沿着密林中的山路南行约1公里余,透过树阴,即可见笔架峰,肃立相迎。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天柱峰北侧的笔架峰也是一处不易多见的景点,所谓笔架峰,仍是三座石壁并立,边高中低,形似笔架得名。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看过笔架峰,再看天柱峰那可真有山外有山的感觉。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从后面看笔架峰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天柱峰,是云翠山上最高点,海拔474.9米。山顶立一陡岩,长500余米,高30米,悬崖陡峭,真可谓“削成四方,壁立万仞”。又因它方形似印,又名“印峰”。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当地人见它像民间盛油的竹篓,又称为“油篓寨”。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明朝东阁大学士于慎行题名为“天柱峰”,乃擎天一柱之意。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从远处看,似茫茫云海中耸立着顶天立地的石柱。来到天柱峰近前,会使人们忘记登山的疲劳,被它那气势磅礴的威势所感染,顿时产生精神振奋的感觉。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在峰北面悬崖上,可看到于慎行书丹的“天柱峰”三个大字,每字一米见方,浑厚豪放。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于慎行赞此峰:“攀萝直上翠微巅,峻削孤峰斗际悬。标挂六龙回白日,势成一柱倚青天。云窗晓滴丹台雨,鸟道晴飞紫阁烟。岱岳群峰如万马,西来云气总相连”。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笔架峰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笔架峰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笔架峰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笔架峰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笔架峰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笔架峰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笔架峰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山东济南平阴云翠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