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跑训练中学生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2010-07-15 11:55:4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

短跑训练中学生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田径第七期)

赵彦斌  (甘肃省华亭一中,744100

短跑训练中,学生经常出现各种错误,影响其成绩的发挥。下面把我多年来在短跑训练中发现学生的易犯错误及这些错误的纠正方法写出来,希望对各位同行的短跑训练有所帮助。

一、         蹲踞式起跑

  1做“各就位”动作时重心后移,臀部坐在后脚的踝关节上。

产生原因1.对动作要领含糊不清。2.图轻松。臀部坐在后脚踝关节上时,上肢不需要用力支撑体重,人感觉轻松。

纠正方法:1.反复给学生讲清“各就位”的动作要领。2.鼓励学生不要怕上肢用力,图轻松,不然,起跑时要吃亏。

  2做“预备”动作时重心靠后,肩在地面的投影没有超过起跑线。

产生原因:“预备”后,重心没有前移。当身体重心前移,肩在地面的投影超过起跑线时,两手臂和前脚要支撑体重,所以手臂不舒服,学生也就不主动去做。

纠正方法:1.学生做好“预备”姿势后,教师让学生体会重心慢慢前移至两手臂支撑不住时,向前扑出的感觉,使其对“预备”时重心前移的好处有深刻的体会。2.教育学生“预备”的姿势要以是否有利于起跑为准,不能图轻松舒服。

  3抢跑。

产生原因:1.重心太靠前,造成两手臂支撑不住,失去平衡而前移,导致不自主的向前跑犯规。 2.求胜心切,没有鸣枪就起跑犯规。

纠正方法:1.重心前移要适可而止,前移的距离不要太多,一般以肩超过起跑线10cm左右为宜,否则,会失去平衡。2.教育学生要公平竞争,不能投机取巧。

二、起跑后的加速跑

错误1上体抬起过早,抑制向前的速度。

产生原因:害怕因失去重心而摔倒。

纠正方法:1.直体站立,上体前倒,至控制不住重心时顺势先前加速跑出,要求小步幅,快频率。2.用下蹲姿势、坐地姿势、俯卧姿势等,听口令或击掌声后迅速向前加速跑出,要求重心逐渐抬起,不能一下子抬起。

错误2起跑后第一步太大,导致上体一下子抬起来,抑制向前的速度。

产生原因:害怕失去重心而摔倒。

纠正方法:要求学生有意把第一步的步幅放小,或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在起跑线前画一标志线,标志线距起跑线的距离以起跑者3个半至4个脚长为宜,让学生起跑的第一步有意踩着这个标志线跑。

错误3起跑后两脚左右的距离太小,没有形成由开到合的过程,造成上体抬起过早。

产生原因:对动作要领含糊不清,不会两脚由开到合的技术。

纠正方法:练习起跑时,在起跑线前面画两条由开到合的白线,让学生在起跑后两脚踩着这两条线跑,形成两脚由开到合,最后基本成一条直线的过程。

三、         途中跑

问题1:用全脚掌跑。

产生原因:1.从小形成用全脚掌跑的习惯。2.对短跑途中跑的动作要领含糊不清。

纠正方法:1.给学生讲清动作要领,让学生跑时有意用前脚掌着地,不要用全脚掌着地。2.多练习上坡跑,学生在跑上坡跑时,一般脚后跟不着地。3.穿上跑鞋跑。穿上跑鞋跑时,如果用全脚掌跑,重心会后移,导致跑起来很别扭,只能用前脚掌跑。

  2坐着跑.

产生原因:跑时两腿伸不直,导致重心下移。

纠正方法:多做高抬腿跑练习,并要求学生跑时加强后蹬和大腿积极前摆。

  3:腾空时间太长,步频上不去。

产生原因:为了有意加大步幅和跑出节奏,所以在跑时有意腾空时间太长。

纠正方法:要求学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步幅和步频上找一个最佳结合点,不能因为强调步幅而降低步频,也不能因为提高步频而缩短步幅。

  4跑时上体后仰。

产生原因:腰腹肌力量太差。

纠正方法:多做提高腰腹肌力量的练习

  5手臂左右摆动。

产生原因:1.从小形成的习惯,女生居多。2.不会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

纠正方法:除给学生讲清摆臂的动作要领外,要多做原地摆臂练习。

四、         终点冲刺和撞线

  1:终点不但不冲刺,反而减速。

产生原因:由于此时身体的疲劳,好多学生出现减速现象,有的不但不以顽强的毅力冲刺,反而看见终点线时就减速。

纠正方法:首先鼓励学生要以顽强的毅力跑完全程,其次要让学生明白裁判停表是以比赛者的躯干撞线为准,而不是以比赛者看见终点线停表,学生只要明白这个道理,自然会全力跑过终点线。

  2跳起撞线或不做撞线动作

产生原因:不知道跳起撞线要比不跳起撞线慢许多,不撞线比撞线要慢许多。

纠正方法1.多练习撞线技术。2.讲一些国际大赛中以躯干撞线的先后来判断名次的案例,让学生明白撞线的重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