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几年前发表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是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横川教授、日本京都大学的筱田教授,以及横川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小松由明,这是在2000年第一次赴内蒙荒漠化地区进行考察时,我为他们拍摄的。
照片中佩戴着相同的绿色领巾的团队,是来自日本国的志愿者“中国沙漠日本绿化协力队”。看到这张照片,不禁让我追忆起这支荒漠化志愿者队伍的组织者,在当地一位家喻户晓的、被称之为中日“绿色往来”使者的日本老人,他的名字叫“远山正瑛”。
远山正英先生是日本鸟取大学的农学教授,世界著名治沙专家,上世纪30年代,他被日本外务省派到中国来进行进行考察,他第一次见到了中国西部的大沙漠;那漫漫的大漠黄沙令他暗然神伤,自此他立下了为治理中国沙漠做事的理想,下决心“要把沙漠变成绿洲”。
1990年他变卖了在日本的地产来到了中国内蒙的恩格贝,身体力行支持中国的治沙事业。人们常常看到一位头戴遮阳帽,身着工作服,脚穿高筒雨靴,肩背工具袋和一把小铁锹,手拿整枝剪的老人的身影,他带领着一批志愿者,每天工作10小时,在中国的沙漠上留下了老人一串串的足迹。
他发起了恩格贝“百万株植树工程”活动,向日本同胞发出“每人每周省下一顿饭”的号召,倾其所有支援恩格贝;为了培育树种,远山正瑛号召日本小学生到车站、码头捡被丢弃的可乐纸杯,收集起来整理好运到中国,抵达库布其沙漠之后再在里面放上种子,作育苗之用。
老人的心中还有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创办一所世界沙漠大学,让恩格贝成为世界沙漠的研究基地。这位当时已经90高龄的老人,还毅然向家人宣布,死后就要埋在中国的恩格贝。
受到他人格魅力的影响,在他的感召下,一批又一批日本义务植树者来到恩格贝,他们不给中国人民增添任何麻烦,吃住行等一切活动全是自费,连树苗都是自掏腰包,自愿自费地参加“中国沙漠日本绿化协力队”来到中国绿化沙漠。
远山先生也因此受到了联合国的表彰,获得了“人类贡献奖”。
在2000年,我们进行沙漠考察时经过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一队在烈日下忙碌的身影。在志愿者中有老人、有孩子,还有在校的大学生,看到他们不辞劳苦的,一盆一盆的端水浇灌树苗,我深深地为他们而感动了。
恩格贝位于库布其沙漠北部边缘,而这库布其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我曾经有过一次穿行于库布其沙漠的经历,虽然已经有了新近修好的穿沙公路,但天色阴暗,道路两旁黄沙滚滚,荒芜人烟,足以让我感觉提心吊胆,车上只有司机,然后,就是我带着横川教授,如果当时车子出现问题,在路上抛锚,我很难以想象.....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条件,我更能够体会到远山老人所做的事情的伟大和他所付出的艰辛,远山正瑛先生的善举,不能不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肃然起敬。虽然,我没有能够有机会见到远山先生本人,但他的名字、他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我们都应当记住这位来自日本的植树老人。
2004年的2月,这位97岁的老人在日本辞世,按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一半埋在日本故乡,一半埋在了中国的恩格贝。
让我们记住这位为我们中国的防治荒漠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日本老人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