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沈驰
沈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64
  • 关注人气:3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关美丑——深圳证券大厦

(2011-11-24 20:10:49)
标签:

库哈斯

深圳证券大厦

oma

公共性

房产

分类: 精彩推荐

(本文作为专栏稿件登载于《南方都市报》,文章:沈驰  摄影:白小刺

http://s6/middle/5f5526ecgb27a093891c5&690

    深圳证券大厦快要建成了,正在深南大道旁展示出自己骄傲的身姿。

    这座看似“凶猛”的建筑由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瑞姆·库哈斯设计,建筑的功能可以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最适合放在高层塔楼的办公区,一个最适合放在低层裙房的证券交易大厅等共享区。库哈斯的团队从来不甘于用平庸的方式设计建筑,这次,他们出人意料的把“裙房”抬升到空中,把地面空间“解放”出来形成城市广场。

    库哈斯领导的荷兰大都会建筑设计事务所(简称OMA),因为在思想层面的贡献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簇拥者,已经在过去凸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浪潮。对于中国,库哈斯和OMA被关注是从北京的CCTV大楼开始, 我认为CCTV大厦虽是库哈斯走上颠峰后最有知名度的项目,却并非其最具思想代表性的项目,深圳证券大厦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诠释这位建筑师的非凡思维,表现如下。

放大建筑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当代建筑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公共性作为一把“双刃间”,常常与业主的利益发生着对抗。放大建筑的公共性这一理想几乎反映在库哈斯和OMA的所有作品中 ,他们总是不满足于任务书的要求,试图通过设计的手段激发出公共建筑对社会更大的影响。而在证券大厦的设计中,他们意识到现代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建筑占据了地面的空间,而建筑因结构原因,上部可以自由,下部则受到很大约束,越是接近其城市公共空间的部位,建筑的自由越少。而库哈斯心有不甘,他希望证券大厦能突破结构的桎梏,释放建筑的底层空间,为公共活动创造宽敞、灵活的室外场所。

把图解转化为造型

    库哈斯总是试图创造纯粹的建筑,具有清晰、易于理解的概念和建筑形式,因而常常表现为图解式的建筑造型。深圳证券大厦的设计之初,各种设计因素和功能被库哈斯的团队转化为视觉化的图形,从而诞生出一个“抬升裙房”的图解。最后的这个惊人之作,仅仅是把这个图解“简单粗暴”的转化为建筑设计而已。相比其他建筑师,库哈斯和OMA把图解转化为设计的方式更加直接和凶猛,让建筑近乎“卡通式”的表现图解。

让思想赋予形式

    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的看到由内及外的建筑设计,建筑外在的视觉需要往往主导着建筑的最终结果,使用功能常常是被塞进一个与其不相干的建筑外型中,“功能决定形式”这一名言已与多数建筑师的工作貌合神离。但库哈斯设计的证券大厦从建筑功能的内在关系、外在关系入手,把“思想赋予形式”这句话近乎极致的体现出来。不管人们是否认同他们的结果,但从操作的角度,他们“言行一致”的设计具有说服力。从这一点来讲,证券大厦的设计与现代主义一脉相承,具有抽象、简约的特征,有人称这种方式为“超现代”。

http://s10/middle/5f5526ecgb27a11586079&690

    在深圳证券大厦,整个裙房被毫不客气的抬升至空中,四面悬挑三四十米的距离,只为了获得地面层更大的“解放”。如果用下部的开放空间来分摊大悬挑结构花费的成本,可谓“寸土寸金”。

    库哈斯这个“惟我独尊”方案在当年的设计竞赛中击败了福斯特、GMP、SOM等国际高手,表现出与当代多数建筑师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今天,建筑的技术和材料都在更新,但大多数建筑师看待建筑的方式与100年前没有太大区别,依然是功能加形式、艺术加技术,设计更多的停留在实现美学的过程,建筑师继续沉浸在由先辈大师们编织的美好幻想中,追寻着在狭小范围内的可能性。今天的“创作”是否可以有新的理解? 库哈斯已经撬动了传统建筑学坚固的外壳!

超越美学规律

    现代主义建筑在贝聿铭和安腾忠雄的手中,被发展到了完美主义的极致,给世人带来审美上的震撼。而库哈斯和OMA的作品更多的表现出无视传统美学、屏弃完美主义的倾向。库哈斯认为对于美丑先入为主的关注会屏蔽掉很多真正合理或有趣的可能,他始终用理性来指导建筑。

    证券大厦是不能用“美”和“丑”来形容的建筑,不是按照美学规律设计出来,而是基于新的立场和方式产生,是基于逻辑和功能的设计。证券大厦以有趣的几何形式表现概念,以功能和理念推导出新的新建筑美学,这种立场反而诞生出匪夷所思的建筑形式,给人造型观念上的颠覆和震撼。

抛开象征去思考建筑

    为了让建筑有“说法”,山水、奇石、花卉、植物、书法、中国龙、甚至宇宙太空等等,都成为很多建筑设计牵强附会的对象,这种风气在中国当代极为盛行,很多建筑大师也不能免俗,“忽悠”这个词在建筑学上被“发扬光大”。不论是“低水平”的形似还是“高水平”的神似,这种用“具象”替代“创作”的做法实际上压抑了真正创意的萌发,表面化的宏大象征往往在掩盖内涵的空洞。证券大厦的设计一开始就抛开建筑的象征去思考建筑本身的问题,不论你是否喜欢它,证券大厦是一座远离矫情的建筑!

“拙”的设计

     在普遍用修饰来替代设计、用技巧来替代思考的设计氛围中,当代建筑正变得越来越“匠气”。而证券大厦似乎漫不經心、富于游戏感,其不加修饰的直线条形体排除了一切对概念表述的干扰因素,再用高超的结构获得纯粹的视觉形象,这是一种粗旷的做法,或者称之为“拙”的设计。在当代,库哈斯和OMA可能是最不“匠气”的建筑师 。

    正如库哈斯的合伙人奥雷舍人讲过的一句话:“我们的所有作品,也许最初看来都很古怪,但最终都能找寻到一种独特的美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