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2010-11-06 16:05:26)
标签:

柯里亚

绿色建筑

绿色设计策略

夏热冬暖地区

行为绿色

气候学

生态优先

分类: 作品分享

2.2策略之二:公共空间室外化——引导人们减少对人工环境的依赖              

来自印度的著名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是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先行者,其建筑思想的基本范式之一被命名为“露天空间”。“露天空间”的含义基本等同于半室外的灰空间,对于印度湿热的气候,柯里亚认为,“它们的存在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最舒适惬意的环境”,“这样的空间在一年中可以使用长达9个月的时间,我们估计这样的空间所具有的利用率大约相当于一间房间的60%” 。柯里亚的“露天空间”在其作品中应用广泛,并衍生出丰富多彩的形式。

http://s2/middle/5f5526ecg945dea152c31&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建筑的大堂、中庭、走廊、电梯厅等公共空间,面积比例较大,却不是主要的使用空间;虽然人们在此停留的时间普遍不长,但要为此付出很大的能源代价,这也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远超一般民用建筑的原因之一。对于夏热冬暖地区,重新审视公共空间的使用模式,将公共空间室外化是一个可行的策略。这里四季温差不大,有顶棚、无围护墙的灰空间在绝大部分季节有着良好的舒适度,如果能解决好管理等问题,这样的空间就能发挥出良好的效益。

 

2.2.1细数建科大楼的空间设计,我们能发现,除了人员密集的办公、会议场所外,其他多数的公共空间都以半室外的形式代替。

一层的大堂没有围墙、不设中央空调,以架空的状态营造阴凉的环境,既适应了深圳的气候,也表现出示范建筑应有的开放姿态;

http://s15/middle/5f5526ecg945dee7ec45e&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建科大楼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室内走廊和电梯厅,取而代之的是,每层都有一个兼具交通、会谈、休闲功能的半室外平台,层层叠叠、上下相望。在这里,可以凭栏眺望远山,可以坐下谈心交流,甚至许多的工作沟通也从室内移步此地,这里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所之一,成为人们聚会的“中心”;

http://s8/middle/5f5526ecg945df4d6d837&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而位于六层的大型空中花园与楼上的办公区室外平台也有着良好视觉互动。在绿色植物围绕的环境中,员工在此举行各种沙龙活动,参与轻松开放的会议,让这里成为重要的非正式交流场所。

http://s8/middle/5f5526ecg945dfb402dc7&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建科大楼有大约30%的地上建筑面积处理为半室外的空间,大幅度的缩减了人工环境,从而有别于一些价格昂贵的绿色建筑,以较低的运行成本实现了更为广泛的意义。

2.2.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楼则以另一种方法诠释了公共空间室外化的策略。这座新建的校园兼作为“深圳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运动员村”,因而倍受关注。19层的科技楼位于校园中央,是最高的建筑,将于2010年底竣工。

http://s13/middle/5f5526ecg945e01022cac&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科技楼的特色在于我们精心设计的“多风道空心结构”。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太阳能中庭和风塔,并在建筑四周“掏出”多个空中花园组织自然风的通道。空中花园的位置和大小看似没有规律,其实是迎合了主导风朝向,并按照风道低进高出、宽进窄出的原则布置。在有风的季节利用风压作用、无风的季节利用热压作用,中庭及“风道”的组织将风压与热压作用结合并相互补充,实现了不依赖空调及人工照明的高大中庭和公共空间,以上效果在计算机模拟中得到了验证。目前,项目尚未竣工,但身处其间,已能感受到预期的环境品质。



http://s12/middle/5f5526ecg945e10c09b0b&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http://s3/middle/5f5526ecg945e24af5092&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http://s15/middle/5f5526ecg945e0b34c9de&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2.3策略之三:“冷巷”的嵌入——引导有节制的环境塑造方式

为了适应气候,南方传统民居的营造方式有着丰富的建筑学价值,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狭窄高耸的天井空间。与北方民居开阔的院落不同,南方民居幽深的天井让直射阳光难以进入,为建筑引入柔和的漫射光,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热压作用带动室内通风。建筑在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营造了阴凉的内部环境,在紧凑的用地上提升了空间品质。根据这样的原理,我们把有意识嵌入建筑的狭窄庭院称之为“冷巷”。

深圳龙岗的“鹤湖新房”,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建筑群呈“回”字型,有"九天十八井,十阁走马廊"之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紧凑的布局在建筑之间形成一道道狭窄的巷道,这种空间形态在广东地区的客家围龙屋、土楼中大量存在,可以作为“冷巷”的原型。

 http://s7/middle/5f5526ecg945e32c53076&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2.3.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设计有别于前文中的科技楼,我们在其中采用“冷巷”策略。图书馆呈多层展开的布局,但其用地紧凑,无法依靠松散的布局或大型的庭院来改善其空间品质。我们的策略是用一个个 “切口”将图书馆的体量分解。狭窄的“切口式”天井与阅览室单元穿插布置,切口的倾斜方向背离日照方向,在引入阳光的同时促进了建筑的“自遮阳”。切口内的幕墙采用点状彩釉玻璃,彩釉点从上至下由密至疏的过渡,调节由上至下的遮阳效率。“切口式”天井是对“冷巷”效应的再现,阳光顺势而下,渗透到建筑内的每一个角落,让阅览室获得均匀的照度。“冷巷”也作为空调新风的采集处,将阴凉的新鲜空气带入室内。

http://s3/middle/5f5526ecg945e40fc1cb2&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http://s10/middle/5f5526ecg945e3e0143d9&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http://s11/middle/5f5526ecg945e4139337a&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http://s3/middle/5f5526ecg945e417626b2&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图书馆的“冷巷”和高大的跌落式中庭相互渗透,丰富的视觉景象取代了富丽堂皇的装修,理性的设计同样意趣盎然。

 

 

 

2.3.2在之前介绍的深圳人才园办公楼方案中,“冷巷”的概念有着更为极致的体现。一圈圈办公实体间的虚空间,是仅为2至3层高,高宽比2:1至3:1的狭窄庭院。在六层的办公楼内,建筑从外向内逐级跌落,创造出一系列如同两三层建筑所特有的舒适小庭院。一道道亲切宜人的“冷巷”无始无终、连绵不绝,与每一处的办公空间亲密的接触,成为独具特色的空间体验。

http://s4/middle/5f5526ecg945e494b5303&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http://s8/middle/5f5526ecg945e4b8f4117&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http://s10/middle/5f5526ecg945e4db47399&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http://s16/middle/5f5526ecg945e51f7ea0f&690(之二)" TITLE="“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之二)" />

 

 

这是一次让人激动的设计探索,虽然方案未获得实施,但原创性的设计让我们看到了“冷巷”概念与办公建筑有机结合的可能性,从而有理由期待新的机遇。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