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晃山之行

(2009-03-31 22:18:54)
标签:

旧作新发

西晃山

夜营

行车(高村

锦和)

爬山

(金顶

东塘

西塘)

返回

西晃山之行

 

水调歌头·西晃山之行

 

乙酉华诞间,夜营西晃山。十年又上金顶,故地起生蔬。条条大道封断,不见猎手(天)麻民,夜迷东塘边。忽上金顶峰,惊诧笑长天!

攀陡坡,上九天,宿云端。一樽锦江老酒,笑醉浪子汉。吊壶煮开冲天泉,泡上龙井品天下,茶道话清闲。禅悟于山巅,心宽大世界!

 

日日踩着钢筋混泥土,走在城市森林里,日子久了,身子疲惫,心也倦了。特别是近段日子,心里颇不宁静,烦躁难安,很想出去散散心,清静清静。国庆长假,一个人出不成远门,就和几位趣味相投的兄弟朋友,商量完成大伙儿很久以来的心愿——去夜营。于是,10月4日,我们一行9人去了西晃山。

西晃山,在县城西南方,是麻阳和芷江的最高山,也全县八大景致之一。山里有杉木林海,绿树茶厂,南方草场,天然岩屋,天池东塘……最高峰是金顶,海拔1405米,明朝建有庵堂,曾有蒲公和尚在此修道脱俗成仙;抗日战争年代,曾建过防空哨所,专用报警日机。孩伢子时,就听过大人们讲古“麻阳有座西晃山,离天只有三尺三”,后来也曾读到过清朝拔贡郑万湛的游玩赞吟“蒲公一去不复返,菖蒲紫兰空芬芳。”至于,我与西晃山,都是老熟人了。呱哇落地,就在那里,吃在那里,长在那里,做耍也在那里。那里的坡坡弯弯,道道坎坎,如手上家珍,历历可数。在此行前,进过大山多少次,爬过金顶多少回,我是记不清了。但是此行前,我最后一次进山是03年两年前进城那年的正月,到山里给栽天麻的父母报信;最后一回爬金顶是95年十年前初中毕业前夕,大家临别旅行。所以,大伙儿要我带路了。

中午12:30,我们开车离开县城,直往西晃山。瑟瑟秋风,凉快清爽。嗖嗖快开的车子,疾驰在新修的水泥马路上,平稳轻快,舒服凉爽,闭眼迷神,孩伢子时的西晃山缓缓向我走来。巍巍山麓,莽莽林海,茵茵草场,潺潺溪流,啾啾鸟声……召唤着我,接迎着我。回家了,真的回向阔别多日的大山了。“游子身上衣,意恐迟迟归”我算不上游子,但我回家进山的心切是很急的。迷糊瞬间,我们就把岩门、谭家寨、长潭摔在后面了,到了儿时看扒龙船的街上——锦和古镇。我们下了车,探访了古镇新街,向摆摊的买了些香料、稻米、顶炮,继续搭车前赶。一路上,大伙儿只管笑着、乐着、吵闹着,周八皮有点晕车还要打闹,牛大、旗手挤在车子上还要嚷着矇金花,司马平平和骄骄妹妹挤在一张座垫上抱着、吵着、轻骂着,段嫂嫂、邦主、毛大、牛大、旗手五人宁愿加重担子,也要买上一瓶上好的峰糖上下西晃山,真是服了他们。讲着笑,我们就路过我的家乡文昌阁了,就连盘旋而上的那条拖运杉木的西晃山林场黄土马路,也被我们跑完了。匆匆地,我们已到了西晃山半山腰的红岩洞了,只有下车整装东西,装备爬金顶了。

下午2:30,我们开始爬金顶了。望着竖在眼前的雄雄高坡,没一个吓倒、打停,更是惊山喜水、欢呼不停。乡长旗手笑呵呵地挑起了沙和尚的担子,段嫂嫂清清嗓子唱起了“你挑着担……”,毛大喊着女人的尖叫“大大,路在哪啊?”我这个带路的,突然感觉曾经老熟悉的西晃山,变得那么生蔬了,那么不熟了。没办法,我只有凭着儿时的回忆,沿着老路,砍刺开路,攀爬向上。幸好,大伙儿没有见怪,劲头十足,肩扛背驼,攀树抓草,跟着、爬着、乐呵着。碰上藤藤果(弥猴桃)欣喜如狂,哪怕再重也要背着下上西晃山,拿回家去;见到奇花异草,欢喜翻天,悠悠采摘。攀爬的时候,大家停停爬爬,歇歇走走,采采摘摘,我们爬到还剩最后一个山头时,已经爬出了弯弯月牙和满天繁星。这时,已是晚上6:30了,夜风嗖嗖,天色黑冷。我这个带路的找不到去东塘夜营的路了,真是枉为西晃山人了。只有凭着山里的习俗,打开电瓶,顺着山势,向眼前最后的那个山头爬去。看着大伙儿都已是很累了、还有点冷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没有一个就地投降、打退堂鼓,加件衣服,又继续攀爬,真的为这邦城里来的兄弟姊妹服了劲、加把油。当我们爬上眼前的那座山头时,不知是谁喊了起来“哇!我们到金顶了!这不是庙脚吗?……”一片惊诧,狂喊欢呼,激荡山谷,真是“踏破铁鞋盼爬到,不知不觉踩脚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北面怀化鹤城,南面芷江县城,东南富州高村,灯光火红,尽收眼底,揽胸于怀,心旷神怡,激情万丈,心宽大世界。这时,已是晚上7:30了。

欢呼着,我们摸黑向金顶峰下的天池——东塘边,慢慢探去。到了晚上8:30,借着月牙和繁星的夜光,我们开始砍柴剁树打帐篷、烧篝火;摸到东塘冲天泉边,洗碗筷和烧烤吃的。没多久,我们就在云雾蒙蒙的帐逢边,烧起了香肠、烤鸡、糍粑……司马平平打开带来的两瓶锦江老酒,喊上牛大、旗手和我,四个人就嚷着开怀畅饮起来。司马平平和旗手酒兴大发,碰杯猛干,两盅下喉,每人半斤,就笑着醉倒床了。不一会儿,旗手就酒性发作了,跑到东塘大吐一番,又到帐逢背后拉下黄金,感恩大山,蕴育万物,真是很光味。接着,司马平平也来事了,小吐了一次,就倒到油纸垫单上,不醒人事,气喘呼噜,横压大山,用电瓶照去,满脸白得像僵尸,吓怕得十分好笑。等他们睡好后,不久毛大和骄骄妹,也跟着进了帐逢睡眼皮、打呼噜去了。这时,段嫂嫂和牛大开始烤土鸡了,那手法比新疆佬烤的还光味,叫化子鸡手法就更不用提了,还没熟就被邦主占去了一条腿,周八皮抢走了另一条,剩下的两个叶翅巴也给慰劳嫂嫂和牛大他俩了。我这个带路的“大大”,虽然把路带错了,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们就要我吃鸡头和鸡翘。那东西,在我们山里,从来就只有长辈才能吃。我没敢吃,就吃了很多肉,也很过瘾。吃完鸡,段嫂嫂就拿着那只掉了壶盖的荼壶,倒出总是烧不开的东塘冲天泉,给大伙儿泡龙井茶喝。喝着龙井茶,东南西北话天下,揽襟世界于茶杯,禅悟茶道品清闲。唉!山巅品茶,神侃天下。真是人生难得的清静和闲情!嘘唏间,人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顶着月牙、繁星,我们聊着、盼着、等着——秋晨金顶。不知不觉中,东方露出了白肚。秋晨的金顶,雾露蒙蒙,水气很重,树木花草都像被雨水洗过一样,走不到几丈路,裤子就湿透了。金顶的早上太阳,不是升起来的,是从云里跳出来的,一出来是个火球,火红火红的,不十分耀眼,外面裹着一个蛋黄似的外环。过了一会儿,就变得耀眼起来了,热巴巴的,还没到9:30就把地上、树上、草上的露水晒干了。初秋早上的东塘,露水沉沉,青草茵茵,蛤蟆嬉水,游鱼穿梭,再加上塘边洗涮的周八皮,就成了一幅好难得的天然“江南村姑·河塘”图。不知何时,微微早风里夹杂起了阵阵烤肉香,顺眼望去,原来是段嫂嫂正用柴刀板板烧牛肉,昨晚她不是还用小碗作洗脚盆洗脚吗?呵,呵!这个段嫂嫂不光光是个“开心果”,还是一个“山里通”啊。真是,见到了嫂嫂的“真功夫”了。

吃着光味的烧烤,很快就过9:30了。该是我们下山的时候了!但是,想着我们还没上岩屋、去草场,还有正开会的滕老兄和身怀九甲的单单,没能一起来,很是遗憾。下山的时候,我这个带路的,裤子摔了个长长的破缝,也找不到了十年前下山的路,只好让大伙儿包了两个大圈,才好不容易走到了下山的林道。惹得乡长旗手诙谐大叹:“上下西晃山,包了两个圈。西晃山,原来是个大山!”

大山是根,人生如山。把心融入大山,就找回了自己。我是从山里来,两年没有进山,十年重上金顶,就找不到回山的路。感恩大山,启迪了我“山是越爬越熟,人是越看越明,情是越交越深!”感恩朋友,特别是拄起光棍下山的段嫂嫂和留有三寸长痕的周八皮,还想再爬西晃山,启迪了我“我们很累很苦,但我们快乐着。因为快乐,我们愿意再累再苦。”感恩邦主,满是弱不禁风,却走在了下山的前头,启迪了我“机遇潜能同在,奇迹总在眼前!”

                                                    (2005.1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