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的本性在于求知--亚里士多德

(2017-05-28 20:16:26)
标签:

教育

世界哲学

文化

亚里士多德

                                 人的本性在于求知--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是:“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亚里士多德用这一格言来说明哲学的起源。与这句格言相类似的一句格言是:“哲学起源于闲暇和诧异。”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人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最早的哲学家出于追根问底、知其所然的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如日月星辰、刮风下雨等,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地推进,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源的哲学问题。

  除了“诧异”以外,从事哲学活动还必须有“闲暇”。设想,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哪还会时间去“诧异”?一个人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哪会有心情去探究近乎奢侈的哲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思辨活动。亚里士多德正确地把“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古希腊拥有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发达的奴隶制,贵族享有充分的闲暇。但闲暇只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能够利用闲暇从事哲学思辨,这是希腊人的特殊之处。


  很多爱好哲学的朋友经常问这样的问题:哲学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很难回答。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求知是人的本性,人们为求知而求知,为智慧而求智慧,而不是一心想在哲学思考以后得到另外的东西。海德格尔也说,如果非要追问哲学的用途,我宁愿说:哲学无用。

  一个青年来找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我想跟你学哲学。”苏格拉底问他:“你究竟想学到什么?学了法律,可以掌握诉讼的技巧;学了木工,可以制作家具;学了商业,可以去赚钱。那么你学哲学,将来能做什么呢?”青年无法回答。

  苏格拉底是想启发这位青年,哲学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哲学家与船夫正在船上进行一场对话。“你懂哲学吗?”“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一半的生命。”“你懂数学吗?”“不懂。”“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

  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

  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不……会……”“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

  看来,哲学真的没什么用途,关键时刻连命都救不了,还不如去学习一项具有实际用途的技能。

  但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不会先衡量一门学问是否有用再去决定是否继续思考下去。同样,哲学也不会因为“有用”和“无用”而被人类有所取舍,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哲学之中,人说到底就是“哲学的”存在。所以说,哲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人不能否定自己的本性。

          http://p3.so.qhmsg.com/t017a547dce67d16638.jpg

作者 名言
亚里士多德 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亚里士多德 情感是所有样感觉:它们改变人们,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并且还伴随着愉快和痛苦感觉。这类情感有愤怒、怜悯、恐惧等等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情感。
亚里士多德 好感是友谊的先决条件,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亚里士多德 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亚里士多德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亚里士多德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亚里士多德 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亚里士多德 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
亚里士多德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 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亚里士多德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 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亚里士多德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亚里士多德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亚里士多德 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亚里士多德 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亚里士多德 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亚里士多德(希腊) 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亚里士多德(希腊)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亚里士多德(希腊) 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亚里士多德(希腊) 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
亚里士多德(希腊)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希腊)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亚里士多德(希腊) 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
亚里士多德(希腊) 教育是廉价的国防。
亚里士多德(希腊) 教育在顺境中是装饰品,在逆境中是避难所。
亚里士多德(希腊) 长期的无所事事最能使人衰竭和毁灭。
亚里士多德(希腊) 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闲暇。
亚里士多德(希腊) 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亚里士多德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希腊)亚里士多德 教育是廉价的国防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
亚里士多德(希腊) 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亚里士多德(希腊) 人以为我最聪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
亚里士多德(希腊) 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亚里士多德(希腊) 如果恶完全变成不堪忍受的,它也将自灭。
亚里士多德(希腊) 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亚里士多德(希腊) 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亚里士多德(希腊) 聪明人总是与另外的聪明人意见相符;傻瓜常常既不赞同聪明人,也不赞同笨蛋。与此相似,直线总能与直线相吻合;而曲线既不彼此吻合,更不会同直线相一致。
亚里士多德(希腊)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亚里士多德(希腊)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亚里士多德(希腊)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记忆为智慧之母。
亚里士多德 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亚里士多德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亚里士多德 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亚里士多德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亚里士多德 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在古希腊时代,哲学与科学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一个杰出哲学家往往也是优秀的科学家,当时的人民并不把科学与其它问题划分开来。在这个时代里,亚里斯多德可以说是科学理性思维的最初推动者,他提出的概念和留下来的著作,一直都是西方科学思考的动力来源,影响不仅广泛而且深远。

  国王的老师

  公元前384年,亚里斯多德出生在希腊北方的史塔吉拉城,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家境富裕,17岁时,亚里斯多德来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创立的学园一待就是二十年,从最初的学生变成教师。柏拉图死后,亚里斯多德总结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创立了与老师截然不同的哲学体系,所以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公元前347年,亚里斯多德受朋友赫米亚斯(Hermias)的邀请到位于小亚细亚海岸的阿索斯(Assos),充当赫米亚斯的顾问,之后又移居列士波斯岛(Lesbos)上的米提勒涅城(Mytilene),亚里斯多德在这岛城上,搜集了非常多生物学上的资料,并对许多动植物作出了令人惊叹的观察记录。有些动物以亚里斯多德为种名,正是因为他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对牠们作深入的观察和纪录。不过,这样的日子过没几年,公元342年,亚里斯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菲力普二世的邀请,担任年仅14岁的王子的宫廷老师。这位王子就是后来继承马其顿王位,并建立一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

  逍遥学派始祖

  尽管自己的学生已经是贵为国王,亚里斯多德并没有一直留在国王身边,他决定回到雅典,建立自己的学园,教授哲学。亚里斯多德得非常重视教学方法,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后人把亚里斯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

  亚里斯多德自己曾说:“哲学家的结局往往是悲惨的。”就像他的老师柏拉图,曾劝国王改革政治,结果被卖为奴隶;他的师祖--苏格拉底,为了宣扬无神论,被判处死刑。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途中病逝,雅典人趁机起来反抗马其顿人的统治,雅典人把对马其顿人的仇恨,转移到曾担任亚历山大老师的亚里斯多德头上,为了“不给雅典人第二次对哲学犯下罪过”(第一次雅典人判苏格拉底喝毒酒自杀),他只好逃离雅典,最后在加尔西斯(Chalkis)终老。

  据说亚里斯多德经常在课后休息时,拿一条装有热油的软管放在胃部上方,可能是想以热度来减轻疼痛。事实上根据资料推论,亚里斯多德最后应该也是死于胃病。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亚里斯多德研究的学问,包括了现在学科的哲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艺术美学,几乎是涵盖了所有的领域,亚里斯多德的著作超过170种,被保留下来的仅仅是少数的资料。

  科学方法论

  至于他对于自然科学的贡献,他摆脱柏拉图的《理念论》,把自然当作科学研究的客观对象,并进行科学分类,使得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逐渐演变成为许多独立的学科。

  在科学的方法论上,他开创了逻辑学,提出他所谓的四个公理:同一性定律、矛盾率、排他律、充分理由定律,并确定了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他最先提出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强调以数学体系与逻辑推里来证明科学的原理。这样的基本理论观点,促进了往后科学的发展,最明显可见的是,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欧几里德的名著《几何原理》。而且亚里斯多德当年所使用的许多专有名词,至今仍被教科书所使用。

  物质的原素

  宇宙的中央就是地球,地球上的物质,是由四种“原素”所组成,它们分别是泥土(Earth)、空气(Air)、火(Fire)和水(Water)。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中,四种原素都有各自的“恰当位置”(Proper Places),而“恰当位置”则由原素的重量所决定。每种原素均自然地以直线,移向自己的“恰当位置”,然后停下来,例如:泥土向下、而火向上。故此地球上的邉佣际恰爸本€进行”和“最终会停止”的状况。用这个理论几乎能解释当时所观察到物质的属性和变化。

  天文学

  在天文学方面,亚里斯多德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大的圆球体,而地球则处于宇宙的中心,这就是“地球中心说”。这样的理论建立在符合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上。天空看起来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的球面,而且所有的东西都绕着地球跑。物体很自然的不是往地球走,就是背着它走。

  亚里斯多德认为天体(太阳、月球、行星)是无休止地循复杂的圆形轨道邉樱瑏K由第五种原素--“以太”(ether)所构成。跟地上的物质不同的是,它的地位超然,除了在邉又械奈恢酶淖兺猓耙蕴笔怯缾a不变而且完美的。所以天上会变的东西,像流星、彗星、新星都在天空之下、在地球大气层空气中,而不是在恒星和行星之中。以太的自然邉硬皇峭厍虻闹本€邉佣抢@地球做等速圆周邉樱匀恍螤钜彩枪饣那蛐危验榍蚧骜A圈是最完美的形状。

  生物学

  在实体的研究上,亚里斯多德在生物学上有相当大的成就。他对许多动、植物的型态、构造,都有相当精准的观察和描述,甚至鱼、小鸡、软件动物的卵和胚胎、海豚的胎盘构造,他都知之甚详而且加以区分,所以他将海豚归类为“兽类”,而不是鱼类。在二千多年前有这样的见解,真是非常惊人。另外,他还发现不同肤色的人种通婚,子女皮肤颜色变化会有不确定性;动物进化越高级,生理机能越复杂,这些牵涉到遗传学、物种的演化,虽然当时亚里斯多德无法解释,但是能发现这样的问题,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物理的力学

  在物理学的邉恿W上,亚里斯多德的成就也不少,但是最常被提到的,却是他所犯的错误。亚里斯多德提出的假设是“凡是邉又奈矬w,一定有推动者在推着它邉印薄_@是建立在日常经验上。若你看到一个东西在移动,你就会寻找一个推动它的东西(像是我们的手、身体)。当没什么东西推它时,它就会停止邉印5且粋€推着一个,不能无限制地追溯上去,“必然存在第一推动者”,中古世纪的基督教说“第一推动者”就是指上帝,并将亚里斯多德的学说,与基督教教义结合。这样的结合让亚里斯多德的邉訉W成为权威学说,一直到了牛顿手里,才建立正确的邉恿W学说。另外,亚里斯多德又认为较重物体的下坠速度会比较轻物体的快,这个错误观点要到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从比塞塔上掷下两个不同重量圆球的实验中才被推翻。

  前面我们提到的这些亚里斯多德的学说,包括天文学、物质的理论、物理学、化学上都发生错误,使得他几乎成为近代科学中的反面角色。这些错误都是事实,但是无损于他对科学的巨大贡献,因为很多是历史条件的限制所导致的。人们至今仍在编辑、翻译、整理他的思想体系;当然也会批判、驳斥他的思想,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整个人类的理性思维、科学发展,无法不受他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