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考链接
标签:
教育《出师表》中考链接 |
分类: 文言文复习 |
《出师表》中考链接
一.阅读“臣本布衣…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完成1—4题(10分)(江西南昌09年中考)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
2.解释字的含义。(3分)躬(
3. 翻译。(2分)(1)遂许先帝以驱驰。
(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5.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2分)
二.阅读“亲贤臣,远小人……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完成1~5题。(14分)( 09年青海省)1.解释加线的词。(2分)(1)遂许先帝以驱驰(
2
3.翻译。(4分)(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分)
5.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
三.阅读[甲] [乙]两文,完成1~4题。(10分)(09湖北省黄石市)
2、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3.翻译。(2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
举出一例即可。(4分)
四.阅读“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完成1~5题。(10分)(08年长春市)1.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
2.解释加线词语的意思。(2分)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3.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2分)
4.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5.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优劣得所。”
乙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1.解释短语。(2分)(1)简拔:
(4)意气扬扬:
2.翻译。(4分)(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
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标准有何不同。(4分)
六.阅读“先帝知巨谨慎……臣不胜受恩感激”完成1~5题。(11分)(05年湖南长沙)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翻译: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4.用选段中的原话回答下列问题。(4分)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七.阅读“ 臣本布衣……则攸之、讳、允之任也。”完成1~6题。(16分)(05年四川攀枝花)
1.解释文中加点同语。(2分)卑鄙(
2.文中可以归纳出的一个成语是
3.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C.先帝不以臣卑鄙
4.诸葛亮叙述自己的经历,其目的是
5.《出师表》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一句,并说出你欣赏的原因。(4分,各2分)
八.阅读[甲] [乙]两文,完成1~4题。(16分)(05年福建宁德)
(甲)侍中、…………,可计日而待也。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②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③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解释加线词的意思。(4分)(1)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
翻译。(4分)
3.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4分)
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4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十.阅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使内外异法也。”完成1~6题。(12分)(05年贵州铜仁)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A.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E.
苦其心志(《〈孟子〉二章》)
2.
翻译。(2分)
3. 前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分.)
4. “使内外异法”中,“内”指________,“外”指_________;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两个词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分)
5. 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C. 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D.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
6. 写出第一段最能概括作者主张的一句话。(2分)
十一.阅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以塞忠谏之路也”和“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完成1~4题。(05年武汉)( 04年北京东城)
1.第①段文字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应该_______ ,不应该_________ ,___________(请用原文回答)(4分)
2.第2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刘备______________和诸葛亮_____________两件事。(2分)
十二.阅读“亲贤臣,远小人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完成1~5题。(12分)(
1说出“卑鄙”一词古今意义的不同:(2分)
2,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 (填四个字)的建议。(1分)
3.文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二( 09年青海省)
三.(09湖北省黄石市)1.(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全部2.D3.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4. “勤俭,清廉。”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潮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四.(08年长春市)1.略2.略 3.“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 或“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或“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或“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4.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推荐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答岀其中任何两点之意即可)5.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共3分,结合原文内容1分,能围绕“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等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来谈自己受到的影响即可得2分)
六.阅读“先帝知巨谨慎……臣不胜受恩感激”完成1~5题。(11分)(05年湖南长沙)1.C
七.(05年四川攀枝花)扫描版(见最后一页)
八.(05年福建宁德)1. (1)
九.(05年江苏连云港)1.①②略③宜:应该 ④适:正好,正逢2.D3.①略②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4.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十.(05年贵州铜仁)
十一.(05年武汉)1. 开张圣听、妄自菲薄、引喻失义。2三顾茅庐、临危受命。
十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