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咬文嚼字》

标签:
语林啄木鸟投稿十周年纪念会 |
分类: 门外艺文 |

上月底,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出了2016年十大差错和十大流行语,昨已腊月廿三俗称小年,但微信上还有人在转发,可见影响力之大。十大差错当然无可指摘,但十大流行语则见仁见智,有的知名作家就发表了不同看法。在我看来,如果把“葛优躺、蓝瘦,香菇”之类的也写入文章,确实有违语言的纯洁。不过我对这本杂志还是蛮喜欢的,而且说出来别人可能不信,我当年还没在这本杂志上发表过一个字,就作为特邀的读者代表参加了他们创刊十周年的隆重纪念会。
2005年的某一天,我意外收到该杂志通知,邀请我去徐家汇科学会堂参加创刊十周年纪念会,其实我仅仅向他们投过一次稿,讲的是某著名作家把敬辞“垂询”当做谦辞,不过当时他们还没有开辟后来很热门的每月“围观”名人栏目,所以尽管我指出的差错客观存在,但编辑部并没有采用。收到这封邀请函,不知是否是对我投稿内容的认可?这样的盛会当然不能错过。所以那天特地请了假前去赴会。除了我之外,从久仰的郝铭鉴主编、濮之珍等专家,到台下许多业余作者,高朋满座,济济一堂。邻座两位老者听到我说自己之前只投过一次稿而且并未录用也蒙邀请,均露出惊奇之色。就在纪念会开始前的5分钟,那两位邻座还在认真探讨“摩擦”和“磨擦”哪个mo更正确?听了台上编辑部代表的总结,更为惊叹!为了保证刊物质量,他们每采用一篇稿子,至少要查阅三部工具书;每一期校样,至少要有十个校次;每一期成品,至少要有五人重新审读。其口号是“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难怪在社会上影响这么大。纪念会结束,每位来宾还收到一份意外礼物,一套10册的《咬文嚼字》历年合订本和一座小巧的台灯,真个是满载而归了。




